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他们在用这种炮拔除了几个据点之后,就换用一种准确率相当可观的大炮——无后坐力炮,匪军称为“一人扛”的东西。
这种炮,革军有不少士兵目睹过,后来又被某个参谋拍到了照片,最后还缴获到了完整的样品和炮弹(有意留给革军的。目的是为了让抗战中的革军多一种有效的反装甲手段;在相当时间里,红军不会有装甲兵,也不会修筑碉堡什么的,换言之这种东西用不到红军头上。另外,为了防止泄密,这门样品炮的炮管是用一门七六炮改的,炮上的喇叭筒,三角架等零件,也都没有用来自未来的钢材)。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武器。据某个对武器很了解的德国顾问说,这种炮跟一种一战时美国人戴维斯发明、俄国人梁布欣斯基(良不心司机?^-^)改造的炮非常相似,区别只在于,匪军的这种炮后面多了一个喇叭口。经试验后发现,这个喇叭口能有效增加后喷气体的速度,减少后喷气量,从而增加前喷气体量,让炮弹获得更大的初速。
最后德国人判断,这种炮作为一种轻便有效的反装甲武器(匪军主要拿它来打碉堡),威力可观,准确率也不错,射程虽然稍差,在换用德军的正规设计,优质材料,强力装药后应该也有较大的改善。总之,已经具备了让正规部队大规模装备的价值。在征得白党政府同意之后(常凯申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德国顾问把这种炮仔细地测绘了一遍,最后把相关资料都送回了德国。
————
相比于炮,塞克特将军更感兴趣的,是匪军的地雷。
匪军一直都在使用地雷,这迫使革军大力建设工兵,这些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工兵还是比较得力的,在去年底到今年初有效地清除了不少地雷,保障了大部队的通行,并迫使匪军一度放弃了这种战术。
可是等到了五六月份,匪军又开始埋设地雷了。不用说,革军这边又派出了工兵,但是这一次,工兵也不好使了。看来匪军是掌握了某种反探测手段,德国进口的探雷器居然连连吃瘪,在连续数十个工兵殉职之后,革军在疑惑匪军到底使用了什么新技术的同时,不得不舍弃了高大上的工兵排雷,而采取了某些古老但是还算有效的排雷方式。
常见的就是驱百姓为前驱,不过这个法子也不好用。匪军似乎早有预料,布置了一种新式地雷,前方的百姓踩上去没事,后方的行军大队却狠狠吃上一串连环爆炸。而且匪军的坚壁清野做得很好,占领区本来就找不到几个百姓。
后来他们又换用石滚子,大原木来作为引爆手段。这种办法确实弄坏了一些地雷,比起工兵来,效率也比较高。不过也有其缺点,就是排雷并不彻底。经常是木头石头滚过去没事,人一踩上去就炸了——虽然如此,倒不失为是一种还算有效的排雷手段。
虽然革军式样繁多,然并卵的花样排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正面或者反面),不过对于塞克特将军来说,无疑匪军的地雷能有效规避探雷器这件事更值得塞克特将军注意。此时还没有渥太华禁雷公约,地雷还不是一种人所不齿的武器。作为一种效率非常高的防御性武器(地雷大约是命中率最高的热武器,由于其独特的杀伤方式,地雷只要爆炸,基本就有斩获,不存在命中率一说;对比消灭一个敌人就需要数百上千发的子弹来说,效率可谓是高得没了边儿),对于战略环境极端恶劣(两面受敌),国防力量又非常有限(再是怎么精锐,国防军毕竟只有十万)的德国而言,这种武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
塞克特不知道的是,匪军的地雷并不是金属做的,他们最多的,是用一些专门烧制的陶罐瓦罐作为雷体填装上火药,加上发火装置,这就做成了简单的地雷(与根据地的石头雷,二战末期德国人用木头和玻璃做地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非常规地雷和传统行货比起来,优点多多,最主要的就是能有效规避当时常用的磁性探雷器和稍后出现的电子探雷器的探测)。在看了《地雷战》之后,某个烧窑工人(江西可是陶瓷大省)出身的红军战士脑洞大开,觉得打石头太费劲了,产量也太低,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用烧陶瓷的办法,花上几天时间烧一窑,不是就能一下子烧出数百上千的弹体了吗?他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经过试验(随便找了几个小陶罐,填装上火药一拉弦儿就行了,没有专门开窑烧制)后,发现陶瓷地雷杀伤力还可以接受,于是这个红军战士就转业到了军工部门,专门负责根据地第一种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式武器的制造。
到红军长征的时候为止,陶瓷地雷在根据地已经发展了整整三代。
第一代的陶瓷地雷就是一个小罐子,不用说,杀伤力并不强,这一代仅仅烧了一窑;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代,陶瓷地雷雷体在烧制的时候要先划上龟裂纹,这样地雷爆炸的时候就能形成很多的预制破片。
这样的地雷就威力来说,已经很接近当时世界上正规兵工厂大量生产的地雷了。不过红军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继续改进,做出了第三代陶瓷地雷。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把地雷壳体做得更薄,只有不到半公分,几乎是原来的一半。但是做成内外两层,內壳体是整的,预制裂纹划在外壁,一眼就能看出来;外壳体则是分成上下两半,就像是没有碗足的碗,裂纹划在内面。
使用的时候,內壳体直接填装火药;外壳体把內壳体套住。这样的地雷在外观上已经看不出来是武器了,因为没有预制裂纹,看上去就像是鹅卵石;就算是眼神好,看出那不是石头而是陶瓷,也会以为那是那户人家扔在路边的,弄坏的坛坛罐罐,扔在路边上也不引人注意。
这第三代的陶瓷地雷好处更多:第一,埋设方便——或者已经不能说“埋”设了,这种地雷根本不用埋,朝路边草丛里或者石头堆里一搁,一挂弦儿,再扔上一蓬茅草,就成了看不出来的死亡陷阱。第二,威力更大——因为使用了两层较薄的壳体,破片数量更多,更锋利,当然更厉害。
在完成第二次改进,并获得更大的成功后,红军战士们的脑洞继续大开,又想要继续开发陶瓷榴霰弹,陶瓷手榴弹(这两者都是杀伤人员的,不一定非要金属),不过这时候红军已经开始转移,只能等到了新的根据地之后再来开发了。
“应该要向国府施加压力,务必搞到这种技术。对于国防力量孱弱的德意志而言,这种技术的意义,比那种一人扛炮要重要得多——算了,还是别指望那帮蠢货了……据说冈面乡有匪军一个兵工厂,等攻下来之后,要过去看看。”
此时的塞克特将军当然不会想到,日后的国防军会成为一支进攻性的力量。对于一支进攻性的军队而言,这种防御性的武器,虽然不能说完全无用,至少是没什么大用处。
除了重炮和地雷之外,还需要一提的,就是某种还不为人知的东西了。
从五六月份开始,就有很多跟匪军打过白刃战的士兵们报告,说是匪军里面,好多士兵都修炼过金钟罩铁裤衩儿——不对,铁布衫儿,刺刀捅到匪军士兵身上,除了能把人捅得退后几步之外,根本就捅不进去,简直就是刀枪不入。
刀枪不入?塞克特将军当时笑了,三十年过去了,中国人还没有吃够苦头,还相信这种事儿吗?
等到进入七八九月份,这种报告越来越多,就逐渐让人不能忽视了。常凯申把一大堆跟匪军打过白刃战(多半都有过被俘经历。既然都跟强化过的红军打过肉搏战了,被俘虏也就不奇怪了。只是后来红军基于政策,在教育之后把这些人又放了回去)的官兵叫回了南昌行营,详细审查。这其中某些有功夫底子的士兵的报告引起了众人的重视——比如某位营长。
这位营长是个练家子,是李尧臣再传弟子,一套无极刀很有些火候。中原大战的时候,靠着一把大刀,跟宋哲元威名赫赫的二十九军大刀队苦战过,以一敌三仍然不落下风。
据他说,跟匪军交战的时候,他一连砍死了两个匪军,等到跟第三个匪军对上的时候,他一刀捅在那个匪军肚子上。原本以为肯定能把对方捅个对穿的,结果那个匪军只是被自己捅翻,受了重创(这家伙手上力量太大),并没有死,立刻又缠了上来。当时这个营长也以为是遇到了外家高手,不过后来还是一刀把对手的一只手臂卸了半截下来。
这个大刀营长由此知道,对手应该没有练过功夫。之所以捅不死,大约是他身上那件鼓鼓囊囊的衣服起了作用。他猜测,可能是类似三国演义里藤甲一类的东西(到今天已经有好事者复制出藤甲了,防护力相当好,在冷兵器时代来说,真不是一般的强)。
到这里为止,白党政府的调查人员都沉默下来,三国演义这书人人都读过,从里面对藤甲的记叙来看,造起来并不难,也许这东西并不只是小说家言呢?
至于怎么对付藤甲兵,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问题在于,总不能因为匪军装备了这东西,就给自己这边的每个士兵都配个火把或者火焰枪,对吧?
相对于白党调查人员,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德国顾问们对这个问题就显得将信将疑了,还有顾问怀疑这个营长是逃兵。那个营长当时就火了,一把撕掉了身上衣服,露出伤痕累累的上身,然后冲一帮德国军人叫阵:你们怀疑我的肉搏战能力,怀疑我的判断力,那你们来试试?
德国军人严谨刻板的性子大家当然是知道的,当即就有几个顾问上来找揍。先是徒手肉搏,接着是器械对练,在被这个小个子中国*军人修理得没脾气之后,德国顾问们转而对他描述的藤甲产生了兴趣,并且向白党调查人员咨询。
然后,严谨的德国军人就目瞪口呆地发现,这些个中国同僚居然拿了一部中世纪的小说(还带着绣像)出来,从中间找出有关藤甲的描述。(注:后来这帮德国顾问们有不少人喜欢上了这部小说。包括塞克特将军,他现在每天睡前的消遣,就是读一段刚刚翻译过来的德文版的《三国演义》)
葛藤在中国并不难找,桐油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于是严谨的德国人又严谨上了——随军进入根据地,寻找有可能拿来做藤甲的葛藤,要复制一副出来,如果效果确实好,就进口几百吨(据白党的调查人员估计,制造一副藤甲据估计只需要不到1公斤藤条,十万副也只需要不到100吨,加上配套的桐油,一艘千吨级货轮就能拉完),虽然这东西在欧洲战场用处不大(以欧洲军队的火力,大约很难有白刃战出现),但万一用上了,这玩意儿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在某些战场上,匪军与革军的白刃战交换比,达到了惊人的十三比一。
中国人说这东西很怕火?不要紧,只要设计科学,就能快速穿脱,如果外面再罩上一层石棉,就更没问题了。
而且,这东西还可以用来装备革军,对于崇尚白刃战的日军来说,简直堪称是克星。
谈个鬼的恋爱 一不小心混成最红厨娘 贵嫁 清穿之养崽日常 乡村特种兵 温柔独予 清穿之温僖皇后 吏上最强修武者 先生他有亲密接触恐惧症 楚南雄 小师妹她只想回母星 乞丐皇后,超凶哒! 我的世界不可能这么无赖 混沌仙君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兔子精老婆超可爱 双珏记 王牌大卧底 cos玛蒙后我走错片场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团宝是天界小公主,偷喝酒掉进书里成为小炮灰。抢夺女主气运,拯救原主家族。仙界帝君是她父君,地府阎王是二爹爹,魔界君主是舅舅,四大神兽是小跟班。这本书是我两个十几岁女儿想的名字和内容,母女三人一起创作的,希望你们喜欢。小孩子的脑洞真的很奇幻。...
本书简介下本我在畸变世界扫大街求收藏~出身中医世家的谢白术穿越了,他来到了一个疑似蓝星平行世界的地方。虽然这个世界类似西方社会,虽然成为了一个孤儿,但好歹这里还是现代社会,该有的都有,而且孤儿院福利完善,生活也没想象中的难过。不过谁能告诉他这个世界的医学观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病不用治,大病直接割,病痛的折磨,忍忍就过去了。在不知道看到了多少个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的病人后,谢白术忍不了!一手针灸,一手中药。谢白术亲,治病吗?保证治好的那种哦。克里斯大街上开了一家古古怪怪的店,主营业务竟然是缓解多种疼痛,对此克里斯大街的人们嗤之以鼻,这浮夸的招牌,一看就知道是骗子,这种店迟早倒闭的啦!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家古古怪怪的店非但没有倒闭,生意竟然还越来越好了。头痛的面包店老板娘感冒的学生患上腰肌劳损的清洁工,甚至还有人从其他市专门来光顾这家店。克里斯大街的人们现在骗子都这么可怕了吗?然而慢慢的,他们发现头痛的面包店老板娘光顾这家店之后,再也不头痛了喉咙痛的学生喝下药后,当晚就好了还有整日腰痛的清洁工,他竟然正常了!克里斯大街的人们等等,这家店好像真的有点东西啊!预收我在畸变世界扫大街求收藏文案人人都说祁燃是个傻子,祁燃从不搭理他们。祁燃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清洁工,二十岁这年,梦想成真,他成功当上了朝阳大街的保洁员。从此,他过上了每日扫大街的幸福生活。只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街上的垃圾越来越多,种类也越发繁多。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大的工作强度,同事也变得越来越少。将黑乎乎的垃圾塞入垃圾车,看着街上密密麻麻的垃圾,祁燃露出了一个微笑没关系的,这些垃圾交给他就好了。2332年,世界发生畸变,一些从未见过从未有过的不可名状之物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黑暗扭曲,能吞噬一切血肉之物,人类在它们面前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世界陷入了混乱。濒临绝望的逃亡者,在将要被黑暗吞噬的时候,来到了一条干净得过分的街道,一个身穿橙色马甲的青年站在街道正中,他手中的大扫把轻轻一扫,凶残的黑暗生物们惨叫着支离破碎。逃亡者???是他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大约就是一个一根筋的清洁工努力在末世干好本职工作的故事。异世界中医铺经营指南全文免费阅读,如果您喜欢异世界中医铺经营指南蓦朝最新章节,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一起来免费阅读。魔蝎小说...
关于姐姐太撩,傻子医仙不装了无敌横扫轻松搞笑杀伐果断狗粮管够。豪门弃少沈断被人所害,痴傻三年,意外觉醒,并得到了神秘传承,从此逆天崛起,独霸世间,什么宗师高手,战神归来暗黑强者气运之子在我面前,统统都是蝼蚁,我若要你三更死,你绝对活不到五更,我说的,阎王来了都没用。错了!重来!从此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躺平!看透了,什么豪门恩怨,江湖仇杀都见鬼去吧,我只想当个安静修行的美男子,守着我的美女姐姐安安静静过日子。什么,你...
一个小古玩商鬼使神差的步入修行者的神秘江湖。家世里的隐秘祖辈的争夺与坚守,神秘而恐怖的对手。踏遍万千瑰丽壮阔的秘境身不由己的追寻世世代代坚守的大道!...
(悬疑,风水,灵异,略微惊悚!带你搞笑探秘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但是细探之下又和科学紧密不分,而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接下来就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探风水,斗灵体,揭开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是一名小山村出来的年轻人,小时候我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从小一直叫我学习他那两本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