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张昭华提着食盒走在阡陌的田间的时候,看到的不是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而是横七竖八的秸秆,光秃秃的黑红色土壤,村里的男人一个个地都挥着钉耙锄地,隐约还能看到几个女人也在地里帮工的,这都是家里丁口不够的。
这十天半个月的,整个村子都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也就忙这么一段时间,种子播上去,只要冬天能下雪,就不愁麦子的收成。所以其实冬麦是比夏麦好伺候的,毕竟不用担心旱涝的问题。
粮长这几日也忙着赋役黄册的事情,他那个黄册张昭华也见过,上面密密麻麻登载每个人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这就相当于在政府备份每个人的详细信息。
按道理,粮长是没有填造黄册的权力的,那是地方官的职责,黄册的编造程序是,由政府仍把户帖发给各户,填报完之后由地方官核实变动情况,再填造黄册。
但是因为粮长身份不同乃是前朝进士,儿子又在南京国子监里,永城县令上任都先来拜会过,而且此时县里吏员不够,县令一个人忙得是焦头烂额,于是干脆将县里黄册一式两份,交给粮长填造,之后他只需核对就行了。
粮长没时间教她功课了,张昭华这七八日全呆在家里自己练习功课,她练字用的字帖是粮长给她写的,其实粮长是有一些名家字帖的,但是不肯给她一个小娃娃用,生怕张昭华给泼污了。
于是张昭华的日子变成了早上醒来练大字,王氏从沟水头那里洗了衣服回来,会去马寡妇家里带回来蓝蓝,她就和蓝蓝一起跟王氏学织布穿梭,中午王氏做了饭之后,她就去田间给张麒张昶送饭。
张昭华来到自家的田地,看到张麒正和张昶烧着火,一股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起,在张昭华走近的时候这烟越高越粗了,但是味道并不呛人,反而有一种浓香。
张麒一转头看到张昭华过来了,捂着鼻子示意她走远一点,不知道是害怕这烟还是自己一身臭味熏着她。张昭华就站在垄边看着,看张昶将一堆野草和杂物放上去烧,一阵细微的霹雳啪啦的声音后,这烟的味道就多出了青草的芳香来。
这个就叫做“焚秋”,张昭华觉得这样的称呼特别好听。
放了野草上去,张麒和张昶就算忙完了早上的活,张昭华浇了水给他们洗了手,三个人就蹲在垄头上,张昭华给他们卷了饼子和菜,今天的午饭是杂粮饼子,王氏烧了两盘菜,还给他们一人卧了个鸡蛋,这个待遇张昭华和张升就没有,因为家里的母鸡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不停地掉毛,蛋也下地少了,两天才迸出一个来,一群鸡仔又没有长成,所以家里的鸡蛋都给了劳动力张麒和张昶父子补身体了。
张昭华给张麒夹上蛋卷了个饼子,刚巧被路过的一个村人看到了,哎呦了一声赞叹道:“他麒大叔,你家婆娘对你可真不错啊!都让你吃这么多面的饼,还卧了个鸡蛋!”
张昭华知道村里人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过得好的,她家里过得不错是因为张麒能干能吃苦,王氏会酿醋会织布会缫丝,她也见过穷一点的人家,吃的都是野菜团子,那丸子搁一晚上再吃就能把人的牙齿崩掉。
看张昶吃得太急,张昭华又给他倒了一碗水出来,正要说话就看到远远走来一队人,用一根粗壮的麻绳绑住了右手,被两边穿皂靴的人喝骂着,摇摇晃晃地走过来。
张昭华再定睛一看,被麻绳绑住手的人,居然都是光头,但是身上穿的衣服却不是僧服,都穿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短褐。
“他们都是谁啊?”张昭华讶异道:“为什么要被剃去头发?”
“那就是和尚,寺里的和尚,”张麒见怪不怪,也喝了一口水道:“是从宁陵县、虞城县过来的和尚,要送到州里,给他们重新安排活干。”
“给和尚活干?”张昭华不解道:“和尚为什么不呆在寺庙里?”
“因为皇帝说了,这些寺里的和尚天天酒肉女色不干活,而且还占着那么多田地,”张麒道:“要把他们都送去服役,田地也要收回去。”
倒也是,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而且和尚有很多是青壮年,这也是劳动力。张昭华道:“看他们好像也不是能干活的样子。”
“那倒是,自然不能和庄稼人相比,”张麒道:“粮长昨天还说呢,之前送去州府了一批,好像是修桥去了,不到两个月居然死了一半。”
张昭华吓了一跳,道:“修桥能死这么多人?”
“不只是修桥了,”张昶道:“什么重活累活都派给他们了,好像夜里也不得休息吧——也不是说官府作践人,听说京城那边更狠,还是皇帝爷爷亲自发令的。”
张昭华恍然大悟,果然是上头的政策,不过她又想到一个问题:“不是说皇爷以前也是做过和尚的吗?为什么现在对和尚还这样?”
这个问题张麒无法回答,张昭华在回去的路上想了又想,她其实有些明白了,无非是政治原因罢了,因为元末动乱,普通百姓寻求相对安全的宗教实体之庇护,连朱元璋都曾经剃发在皇觉寺里做了和尚,使得僧、道阶层庞大起来。
另外国初时候,僧道不交赋税,空门人数不减反而增多——哪怕朱元璋是当了和尚才活下命来的,依旧不能容忍这种寺院地主经济,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一切都已统治需要为准则,朱元璋自然要抑制空门的发展。
之后她把这个问题问了张从叔,张从叔给出的解释有点意思,他说是因为皇帝小时候为了讨生活去了皇觉寺出家,那几年疫情严重,还逢灾年,皇觉寺的僧人明明有食物却不肯给百姓施舍,对刚入门的小和尚也是这样,逼得朱元璋外出云游讨饭吃。
怪不得,皇觉寺土地众多,居然不肯给饥荒的百姓,朱元璋自然记恨在心。
“还有一点,皇爷在寺里的时候,看到了僧人是怎么蒙骗百姓的,”张从叔道:“虽然只是让百姓加入他们的教里,但是仔细想一想,教徒多了,离起义也就差不离多少了,你看那五斗米教,不就是这么煽动百姓的吗?”
张昭华点了点头,从寺庙里能走出一个皇帝,难道不会再走出一个吗——这就和宋太祖武将出身夺了天下之后,就一直疑心武将是一个道理。
张昭华对这些前途未知的僧人的命运无奈何,她手头的活计也多了起来。因为王氏要酿新醋了,夏税过后的余粮正是做醋的好原料,可不能浪费了。
因为之前看王氏做过,张昭华已经对自己要做的活了然于胸了。她将择好的豌豆、麦子、糜子、谷子煮成一锅,煮熟后倒在一个水缸里,这水缸是前一晚放在炕上热过的,里面王氏已经加了适量的水和发酵的曲子。
水缸里有一个长木棒,张昭华按王氏的吩咐将木棒取了出来。这个木棒是用来搅拌发酵母的,要隔一段时间搅拌几下,看到缸子里的泡泡越来越多,而且水缸里的味道越来越酸的时候,才算酵母弄好了。
王氏去灶下烧了一大锅水,水开时往里面撒了豆面,变成豆面汤,张昭华把铺篮取来,把磨了面弄出来的麸皮倒进专门挑出来的一个又粗又高的空心秸秆里,王氏再把锅里的豆面汤撒到麸皮上不断地搅拌。
看时候差不多了,王氏就道:“囡囡,去把炕上的酵母舀两勺过来。”
张昭华应了一声,去了左厢房掀开门帘去炕上把裹着缸子的棉被拉开,因为农忙时节,张麒打地铺睡到灶下,王氏把醋缸放在东厢房床上,张昶睡相还行,王氏就是害怕张升睡觉不老实把暖在炕上的大缸给踢翻了,就叫他过去睡到了大房。
张昭华掀开被子一看,先是一惊,之后顿时啧啧起来,心里发笑。
~~b~~
二分之一赤井 第十年 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种族人生 主神心尖上的男人 [红楼]贾瑚归来 和豪门巨佬联姻后我成了学霸 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 斗罗大陆5 重生唐三 完整版 厂花很温柔 超级仙农 某东方幻想乡的国王大人 失控雪山 特级过咒怨灵斑爷 人间绝色 米花市长的哥谭求生路[综英美] 在柯学世界扫黑除恶 [文野]织田干部是只鸽子精 [三国]从洪荒活到三国后 天灾求生之平安喜乐
出了车祸后她才彻底死心了,这个家原来真的不爱她,十万!为了区区十万他们放弃了她。真是太可笑了。可她都打算放弃自己了,为何又被救了回来,既然这都死不了,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拼一次呢!重来一次后赚钱反而成为了最简单的事情。什么?觉醒的超能力是家族遗传?亲生父母另有其人?她的人生从她出生起老天爷就跟她开了一场玩笑。重来一...
关于这福气,我要了一觉醒来,苏四儿(苏月眠)发现自己躺在古代的茅草屋,下午就要卖身为奴,这日子还能过下去?给肉吃,给衣穿,给钱花,古代的人口中介也太好了,这是卖身为奴的人配有的待遇吗?后来她才发现大衍朝的等级秩序与福气有关。人说,物极必反,一路走来,她充分体验到福气的背后尽是秘密,世界的运转与芸芸众生相互牵引,她自以为的正义这一刻瓦解了,但她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有三个人会让人刻骨铭心,苏四儿遇到了,也错过了,但她不悔。...
文卿卿在备考的时候熬夜猝死了,然后幸运的被生子系统绑定,只要去三千世界里面去给大气运者生孩子,就可以变美暴富。世界一绝嗣总裁VS美艳影后(完)世界二无子兵王VS妙手医生(完)(纯属虚构)世界三女总裁VS大明星(度假篇,纯属虚构,会涉及到韩娱,建议者慎入,请勿上升到个人)世界四作者不太擅长写简介,你们...
刘嫚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穿前身无分文,穿后依然为钱所困,为了生计,她从网红做起,倒卖商品晒晒猫咪秀秀自己的小才艺,一不留神,成为全能巨星。新书穿越全能学霸同步连载中...
关于校园青春之混的那些年我叫陈庆,因为校园霸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而踏进这泥潭后,却越陷越深,直到淹没,永远的消失给大家讲讲我曾混过的那些年吧,或许当时很快乐,或许当时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或许也因为那几年改变了一生,又或许正是那些年毁了我的一生!(特此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无不良引导切勿代入现实请勿模仿)注作者写本书目的只是告诫大家,不要踏足这泥泞之地,出来混,没有什么好下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叱咤风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你遇到背叛出卖欺骗家人分离时,那种痛苦无法想象,你以为你得到尊严了,但你却早已失去了尊严。相信各位读者都会感同身受,远离这片是非之地。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简单平淡也是幸福,感谢大家。...
(不后宫,不套路,不无脑,多CP感情线,新概念无敌流,多人物交织,诡异美食丰富,诡异系,偏日常)落日之后的诡异世界,究竟隐藏着多少恐怖的生物?肆意游荡的死尸,诡异横行的街道,规则怪谈隐匿在阴影的死角。古神的低语,邪神的注视,与怪物的嘶号汇成混沌的乐章癫狂的王者用尸骸砌成怪物的乐土,恐怖的邪神赐下怪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