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0章 通货膨胀率(第1页)

听到朱元璋如此严厉地训斥,话语中充满了苛责之意,朱楩和朱允炆两人不禁感到惊讶。毕竟,朱柏可是深受朱元璋宠爱的儿子,就连封地也是位于中原内陆,不像其他兄弟被封到边疆地区。

朱元璋如此生气并非没有道理。大明宝钞是他大力推行的货币制度,而一个朝廷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军权和财权。军队可以帮助建立政权、保卫国家,但财权则能稳定民心。发行的货币通常与朝廷的信誉紧密相连,只有当百姓和民间信任并使用朝廷发行的货币时,才能牢牢掌控国家的财政大权。这种权力一旦巩固,朝廷的地位就难以动摇了。然而,如果朝廷发行了新的货币,但却无人问津,货币无法流通,或者百姓依然坚持使用原有的货币或外国货币,那么朝廷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这相当于将国家的财政大权拱手让给了他人。

要保持货币的稳定以及民间对它的信任程度,关键在于购买力。简单来说,原本一张宝钞可以在酒楼享用一顿丰盛的大餐,但经过一年时间后,却只能购买一个包子,试问还有谁愿意继续使用呢?毕竟,宝钞并非如银子、金子或铜板等贵金属那样具有固有价值和流通价值,它仅仅是一张纸,背后依靠着朝廷的信用作为支撑,如果朝廷都无法保证它的有效性那么谁还会相信朝廷呢。

要想解决这种不保值的问题,关键在于真伪的辨别以及对发行数量的严格限制。这正是后世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通货膨胀率。如果能将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内,那么经济运行就是健康、稳定的。然而,就目前大明朝的技术水平和监管力度而言,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可谓困难重重。

关于真伪辨别的问题,宝钞提举司或许已经有了一套专门的辨别方法,但具体细节不得而知。而对于发行的监管,则几乎形同虚设。事实上,大部分私印的宝钞都来自于各地的宝钞提举局,情况正如朱柏那样。各地的权贵或官吏凭借手中的权力私自印发宝钞,却没有人能够有效地监督他们。

曾经,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多少还能负责官员的监察工作,他们也不敢太放肆的做这些,但自从胡惟庸案后,锦衣卫进行了一大波裁撤,各地监管便松散了,蓝玉案后,锦衣卫更是直接被裁撤,导致监管机构出现了空缺。

老朱也不是学经济学的,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对于怎么样运作这套体系还是属于门外汉,只能是看着私流出去的大量宝钞干着急。

朱楩拱拱手说到:“父皇,十二哥私印宝钞之举确有不对,可这事情其中还有缘由,此次儿臣路过湖广,与十二哥深聊此事便是为了回来与父皇和十二哥解开误会。”

老朱本来靠着椅背的,听到朱楩如此说,正了正身子问道:“误会?什么误会?你且先说来。”

朱楩应道:“是!”然后便把之前在湖广朱柏和他说的那些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其中包括朱柏在洪武十八年就藩时,湖广遭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洪灾,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而其他省份援助的粮食因为交通不便,无法及时运送到灾区,导致灾民们面临饥饿的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朱柏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粮食问题,将会有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私印宝钞。

朱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私自找当地宝钞提举局印制了大量的宝钞,并将其用于购买粮食。他亲自组织人力,将这些从受灾轻微地方买来的粮食运往严重的灾区,分发给受灾的百姓。由于宝钞的大量投入,避免了饥荒的发生。

然而,私印宝钞毕竟是违法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朱柏就没有把这件事情上报朝廷,只要能救民于水火之中,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得。最主要的是,这些私印的宝钞他是没有一分花在了享乐之上。

“父皇,其实十二哥在这件事情当中,最大的失误便是没有将缘由上报给朝廷,我也问过十二哥,他是觉得本来宝钞在胡惟庸案发那年就已经有了大量私印,价值不比从前,所以他也没有在意,想着无非是增添一些,因此才没有上报。”

朱元璋半晌不语,朱允炆也是在一旁沉默着,这事主要还是得看朱元璋的态度。

“他大可以向布政使司借钱去办,虽说是办了件好事,但这对宝钞的影响是极坏的。”朱元璋显然是不打算继续继续追究朱柏的过失了,语气中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反倒是有些欣赏,本来这件事情他以皇命压下去,就是为了不追究,此时把其中原委解释了,倒也算让他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朱楩此时抱拳笑道:“父皇也知道,十八年的时候十二哥才去就藩,人生地不熟又遭逢大灾,那些官员哪会儿把钱借出来。”

朱允炆也点点头,表示赞同转头对朱元璋说到:“孙儿也认为十二叔此事办的是极为快速的,实际从权嘛。”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允炆,这事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用不用让湘王回京,重报归档的。”

朱允炆沉思片刻,然后回答道:“孙儿认为,既然事情只有我们几人知道,又是场误会,那既然说开了,也就不必麻烦十二叔往来一趟了,可以先派人了解宝钞的实际价值和流通地区,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宝钞的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也就是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认可了朱允炆的建议后对朱楩说到:“就按太孙说的办吧。不过,对于朱柏的处罚还是要有的,毕竟他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朝廷的规定,你去封信给他,让他好好闭门思过。”

朱楩点头,抱拳笑颜到:“儿臣明白,十二哥也是出于好意,希望能够帮助百姓度过难关。不过父皇说要让他闭门思过,那一定是要思过的,儿臣回去就写信。”

其实朱楩此时没有发现一个关键的事情,他觉得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还有朱允炆,而且误会已经说开了,所以日后针对朱柏的削藩理由也就没有了,不过此时的他忽略了一点,这事情任就只有他们三人知道,而且朱允炆方才的话语当中也或多或少透露出不愿让更多人知道缘由的意思。

此间事了,被耽搁了不少时间的朱楩小跑着往周妃宫里去,天气虽然冷了,但好在还没下雪,出着太阳的午后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到了周妃院子,果然她们还没有开始吃饭,正在院子里闲聊着。看到朱楩来了,这才纷纷起身,将还温热的菜肴从热水中取出来摆放在桌上。

朱楩终于品尝到了久违的泡菜炖粉条子,味道鲜美可口。至于在朱元璋那里汇报的事情,他在这里并没有提及半句。妇人们对国家大事并不关心,饭桌上,两位妃子最常谈论的话题就是比朱楩大一岁的十七哥朱权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最大的那个甚至可以打酱油了。然而,朱楩和袁巧儿却一直没有动静。

我的宝瓶能炼化万物  女县令  在下姑苏慕容复  阴间直播间:封我账号?我揍你爹  黑红很惨?长公主直播集赞暴富了  女儿入殓日,渣前夫在陪白月光  满门忠烈你退婚,七个嫂嫂抢着嫁  舰娘作战手册  秦帝天下  我在奥特世界捡属性  从霍格沃茨之遗归来的哈利  大梁妖相  熔炼万族薪,证我长生仙  从美食开始万界签到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  投资气运之子后,他们疯狂雄竞!  穿越小国,发展GDP到第一  玄门神算小天师  我有无限灵石空间  靠古通今在大荒养崽后,我爆红了  

热门小说推荐
重开后,我靠系统当人生赢家

重开后,我靠系统当人生赢家

一无是处的中年人在一场交通事故中穿越重生到学生时代,所有的遗憾,所有的错过,都有了新的可能,是继续沿着前世的轨迹前行,还是重新走出自己的道路,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金手指…一切都在书中,请大家慢慢寻找...

囚笼之三女

囚笼之三女

关于囚笼之三女都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可你拼尽了全力,也没能成佛,让你逆盘重生,更没能成魔,让你嗜血而归。有的只是茫茫沧海之中的无可奈何,既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别人。主人公张心出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因为母亲生了一胎又一胎也没能如愿生下一男孩,而备受爷爷奶奶的冷落,小叔和婶婶甚至父亲的欺辱打骂,左邻右舍的讥讽和嘲笑,最终导致情绪失常,被所有人嘲笑疯子。而张心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痛苦中,看着父亲的冷漠和无情,而迷茫徘徊,不知所措,以至在成年之后的所有不如意,兼逃不开儿时的影响。想逃逃不掉,一念成不了佛,一念也成不了魔,万般无奈兼不得愿。主人公张心的视角,杨玉(母亲)张二发(父亲)前期是写父母的纠缠。...

读心糙汉撩美人,娇娇知青脸红了

读心糙汉撩美人,娇娇知青脸红了

云凝烟穿越了,被迫做了下乡知青,临走前搬空黑心姑姑家的所有家当。只是这个长相英俊的糙汉如狼似虎的眼神看的她心慌慌,大哥,你能别这样看我吗?我不想谈恋爱啊霍君山发现小知青在躲着自己,他心一横,设计让小知青主动投怀送抱,他抱着瑟瑟发抖的小知青恶狠狠吓退群狼,小知青却抱着他不撒手了,以为自己计谋得逞,却不知自...

山川月

山川月

本书简介  恶人或英雄,权柄或信义,抉择皆在一念间。温明裳入京初识洛清河时,对方是同僚口中善恶莫辨的少年将军。危境中力挽狂澜救雁翎于水火者是她,胜后舍仁义之名下令屠城者亦是她。成事者必有牺牲,我问心无愧。这是洛清河最初予她的回答。年轻的小温大人闻言眉头一皱,痛骂一句虚伪!年少成名的将军回头冲她淡然一笑不及温大人天真。原以为日后必定老死不相往,却不想拨开北地风雪,温明裳看见了被藏于明堂之下的人心之斗。再回首,她看见那人打马而来。前路必定风起云涌,你可以退的。可我不愿。盛世亦有暗流涌,乱局铁血铸关隘。即便明知金雕玉砌之下枯骨成灰,我辈仍愿血为书,笔作骨,荡一卷浩瀚长歌。山川月全文免费阅读,如果您喜欢山川月苏弦最新章节,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一起来免费阅读。魔蝎小说...

草包美人翻身记

草包美人翻身记

古代版先婚后爱大女主权谋男强女强聪明坚韧心怀大义女律师VS心机深沉野心家女律师穿越到草包美人林婳身上,通过辩才与破案能力,让那些笑话过她的人刮目相看。遭人多番陷害后,她决定与太子结盟,入主东宫嫁给了赵政,从此,性命与荣辱绑在一起。婚后她发现了赵政的野心,二者殊途同归,林婳决定帮他谋一谋这天下,一不小心成就了一段帝后佳话。女子亦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