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6章 一碗汤的距离(第1页)

王桂芬盯着窗外香樟树梢跳跃的晨光,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浮沉。四个月了,日子像拧紧的阀门终于松开,水流重新变得舒缓。她伸手拢了拢鬓角的白发,不必再担心沾着油烟味惹人嫌弃。窗台上的咸菜疙瘩切得粗犷,配着滚烫的白粥,竟也吃出了难得的舒坦。

可四个月前,日子全然是另一番光景。那时她在儿子家,天不亮就得被生物钟催醒。厨房的灯啪嗒一声摁亮,映着冰冷瓷砖和不锈钢水槽。她刚把一把青菜按进洗菜盆,儿子卧室门便开了条缝,儿媳妇周莉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黏腻:“妈,今早别煮粥了,小凯想吃馄饨,您出去买点鲜虾仁吧。”

王桂芬手上一顿,冰凉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她默默应了声,擦干手,摸出买菜的小布包。买什么、吃什么都得请示,这厨房像个需要层层报批的衙门。孙子小凯的哭嚎适时响起,穿透薄薄的门板。她慌忙丢下布包冲进儿童房,小凯正蹬着小腿,脸蛋憋得通红。她笨拙地摇晃着,眼睛却不由自主瞟向挂钟,离儿子媳妇上班的时间又近了。

油烟味是她甩不脱的勋章,终日浸透在头发丝和旧棉布衣襟里。她像个随时待命的勤务兵,锅铲和奶瓶是她的武器。小凯吐奶了,刚换下的污衣堆在盆里;灶上的汤锅咕嘟作响,眼看就要沸出来。她分身乏术,腰间的旧伤被这无休止的忙碌牵扯着,针扎似的疼。

最磨人的是那张餐桌。儿子、媳妇、孙子,一家三口围坐。她抱着刚哄睡的小凯在客厅里踱步,耳朵却不由自主地捕捉着饭厅的动静——碗筷清脆的碰撞,咀嚼食物的细碎声响,周莉略带挑剔的点评:“这排骨炖得还行,就是油大了点。”王桂芬的脚步沉重起来,怀里的小凯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酸痛的胳膊上。

终于等到他们吃完。她小心翼翼地把睡熟的小凯放进婴儿床,蹑手蹑脚走到桌边。饭菜早已失了热气,蔫头耷脑地躺在盘子里。那盘她花了一上午小火慢炖的排骨,此刻只剩下一块光溜溜的骨头,孤零零地躺在盘底。她拿起筷子,指尖冰凉。不是舍不得那点肉,是心口堵着的那口气,上不去,下不来。她沉默地扒拉着碗里冰凉的剩饭,胃里沉甸甸的。

规矩多得令人窒息。拖把要按特定方向拧干,多拧一圈少拧一圈都不行。奶瓶消毒锅的定时器少走一分钟,周莉的眉头就能拧成疙瘩。那天下午,小凯摇摇晃晃学步,一个趔趄,额头磕在矮桌角上,瞬间鼓起个红亮的小包。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里,周莉的脸像骤然蒙上了一层寒霜,眼神刀子似的刮过王桂芬的脸,仿佛那桌角是她故意摆在那儿要害人的。儿子陈建军闻声出来,看看哭闹的孩子,看看脸色铁青的妻子,最后目光落在母亲疲惫而惶恐的脸上,只干巴巴地挤出一句:“妈,小孩子磕碰难免,您别往心里去。”说完,便像逃避什么瘟疫似的,转身又钻进了书房,紧紧关上了门。

腰疼得夜里翻身都困难,她悄悄在腰上贴了块气味浓烈的膏药。第二天,周莉皱着鼻子在客厅里喷洒空气清新剂,状似无意地说:“妈,这药味有点冲,怕对孩子呼吸道不好。”王桂芬默默撕下那半块膏药,团成一团丢进垃圾桶。深夜,小凯毫无预兆地惊醒哭闹,她挣扎着爬起来,抱着他在不大的儿童房里来回走,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隔壁主卧的门关得严丝合缝,里头静悄悄的,仿佛这深夜的哭闹与隔壁无关。天刚蒙蒙亮,她眼皮沉得像坠了铅块,身体里的骨头缝都在叫嚣着疲惫,却不得不强撑着起来,淘米,点火,熬一锅软烂的白粥。新一天的齿轮,又开始了无情的转动。

离开那天,像一场仓皇的突围。王桂芬把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塞进行李袋,手指不听使唤地微微发抖。陈建军帮她把行李提下楼,塞进出租车后备箱。他不敢看母亲的眼睛,目光在小区修剪整齐的冬青丛上游移,喉结滚动了几下,才挤出一句话:“妈,您回去……好好歇歇。”

那声音干涩,底气不足。

出租车启动,窗外儿子略显佝偻的身影迅速后退、变小、模糊。王桂芬靠在并不柔软的座椅靠背上,车窗紧闭,隔绝了初冬微寒的空气。眼泪毫无预兆地汹涌而出,顺着脸上深刻的皱纹沟壑淌下,滚烫,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冰凉。是难过吗?为了那个在栅栏外眼巴巴张望的小孙子?还是解脱?为了这终于可以自由呼吸、腰杆不必时刻绷紧的时刻?她自己也分不清。泪眼朦胧中,儿子家那栋熟悉的居民楼彻底消失在街角。

这四个月,才真真切切活回了人样。公园里晨练的老姐妹们围过来。“桂芬姐,气色好多了!”“可不嘛,脸上有笑模样了。”她跟着舒缓的音乐比划太极,动作还有些生疏僵硬,但心是松快的。不必看谁的脸色,不必揣摩哪句话会惹人不快,连吸进肺里的空气,都带着自由的味道。

想孙子吗?想。想得心尖儿发颤。她偷偷去过两次小凯的幼儿园,躲在马路对面的香樟树后,远远望着栅栏里。小家伙穿着蓝色的小园服,和小朋友追着皮球跑,小脸红扑扑的,像只生机勃勃的小苹果。每一次看到那小小的身影,心里就软得一塌糊涂,恨不得立刻冲进去抱抱他。可这念头一起,那些油烟弥漫的清晨、冰冷刺骨的剩饭、周莉审视的目光、腰背难忍的酸痛、深夜里独自抱着啼哭孙子的孤寂……就像无数只冰冷的手,瞬间攫住了她的心,狠狠一揪。那点不顾一切的冲动,立刻被巨大的恐惧压了下去。当奶奶的疼孙子,是天经地义,可疼到把自己都彻底搭进去,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值吗?

隔壁楼的李婶成了她常串门的老姐妹。李婶眼眶总是红红的。“你是不知道啊桂芬,我那儿媳妇……唉!”李婶重重地拍着大腿,“嫌我拖地不干净,嫌我做的菜咸了淡了,上个礼拜,就因为我给小孙子多喂了半块苹果,当着我的面就摔了奶瓶!”李婶抹了把泪,声音哽咽,“上个月,我也搬出来了,回我那老破小去了。这心啊,凉透了!咱们这把老骨头,伺候老的,拉扯小的,辛苦一辈子,临了了,还得看小辈的脸色过日子?没这个理儿!”

这话像把钥匙,打开了王桂芬心里那个上了锁的匣子。是啊,没这个理儿!两代人硬生生挤在一个屋檐下,本就是锅盖碰锅沿,哪有不磕碰的?年轻人嫌老人观念陈旧、手脚慢、不讲卫生;老人觉得小辈不懂事、不知感恩、太过挑剔。这日子,过成了彼此的牢笼。

“我算是想明白了,”王桂芬给李婶续上一杯热茶,雾气氤氲了她的眼,“最好啊,就是那‘一碗汤的距离’。”

李婶抬起红肿的眼,困惑地看着她。王桂芬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历经沧桑后的通达:“就是住得不远不近。我熬了碗热汤,端到你那儿,汤还是热的;你想端回来给我尝尝,走几步路,汤也不会凉透。各过各的日子,舒坦。逢年过节,聚一聚,反倒亲亲热热,那点亲情,反倒更浓了。”

网上社区里,“一碗汤的距离”成了许多像王桂芬这样的老太太们心照不宣的暗语。帖子下,留言叠了老高。有人写道:“我婆婆带了三年娃,累出了糖尿病,腰都直不起来了,我嫂子还嫌她动作慢,当着面说‘妈你不行就回老家歇着吧’,听着心都碎了。”

有人更干脆:“我妈在我哥家被嫂子当免费保姆使唤了五年,买菜做饭带孩子,生病了连句关心都没有。我直接开车去接回来了,孝顺不是这么个孝法!谁生的谁心疼!”

还有一条留言,字字像浸透了陈年的苦水:“我奶奶走之前,拉着我的手说,她这辈子,最高兴最轻松的日子,就是从我大伯家搬出来自己住的那半年……她说,那半年,才像是为自己活过。”

王桂芬的手指划过这条留言,停在冰冷的屏幕上。窗外,夕阳给老旧的楼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她轻轻呼出一口气,那气息平稳悠长,仿佛卸下了背负半生的重担。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儿子陈建军打来的。王桂芬心里一紧,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陈建军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和愧疚,“妈,小凯想您了,一直闹着要见您,您……能不能回来住几天?”王桂芬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那些过去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但听到小孙子的想念,心又软了下来。她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建军,妈也想小凯,但妈回去可以,得按妈的规矩来,大家都互相尊重,行不?”陈建军连忙应下,“行,妈,都听您的。”挂了电话,王桂芬望着窗外的夕阳,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回去,或许又是一段挑战,但为了小孙子,也为了这个家,她愿意再试一试,去看看能不能真的实现那“一碗汤的距离”,让亲情在新的相处模式中变得更加温暖。

王桂芬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带着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回到了儿子家。刚进门,小凯就像只欢快的小鹿扑进她怀里,“奶奶,我好想你!”王桂芬眼眶一热,紧紧抱住了他。

周莉也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些不自然的笑,“妈,您回来就好,这段时间家里都没个主心骨。”王桂芬点点头,没有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王桂芬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做饭时,她会提前和周莉商量菜单,不再一味迎合。周莉偶尔也会搭把手,气氛不再像从前那般紧张。

有一次,小凯又不小心磕到了,周莉刚皱了下眉头,王桂芬赶紧说:“是我没照顾好,不过孩子磕磕碰碰正常。”周莉愣了愣,随即笑了笑:“妈,您说得对。”

晚上,王桂芬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小凯,心里感慨万千。她发现,当大家都学会尊重和理解,这“一碗汤的距离”似乎真的慢慢实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桂芬和儿子一家的关系越发融洽。周末,陈建军提议全家去公园野餐。一家人在草地上铺好餐布,摆上美食,小凯在一旁欢快地奔跑。

周莉看着王桂芬,真诚地说:“妈,以前是我不懂事,让您受委屈了。”王桂芬眼眶泛红,笑着说:“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这样多好。”

这时,陈建军拿出一个盒子,递给王桂芬,“妈,这是我们给您买的礼物,希望您喜欢。”王桂芬打开,是一条漂亮的围巾。她感动不已,“谢谢你们,妈真的很开心。”

夕阳西下,一家人手牵手往家走。王桂芬看着身边的亲人,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一碗汤的距离”不仅让她找回了自我,也让这个家变得更加和睦。以后的日子,他们会在相互尊重和关爱中,继续幸福地走下去。

之后,王桂芬和儿子一家的故事在小区里传开了,成了邻里间的美谈。一些原本婆媳关系紧张的家庭,也开始尝试着践行“一碗汤的距离”。有一天,社区组织了一场家庭关系分享会,邀请王桂芬去发言。她站在台上,还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以前我在儿子家,过得憋屈又难受。后来我搬出来,才知道自由的滋味。再回去时,大家互相尊重,日子就越过越好了。咱们老人啊,不能一味地迁就,年轻人也要多体谅老人。这‘一碗汤的距离’,就是咱们家和万事兴的秘诀。”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眼里都闪着光。从那以后,社区里的家庭氛围越来越好,争吵少了,笑声多了。王桂芬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一碗汤的距离”不仅温暖了自己的家,也照亮了更多人的生活。

秦时明月之侠王天道  暗恋偏偏就难防  重生八零团宠小娇娇  反派团重生了  一觉醒来,我成修仙大能了  下山无敌,杀杀杀杀杀杀杀  明月关山的作品皇帝赐婚开局登基称帝  火影:开局木遁,我不吃牛肉  校霸小少爷alpha被攻略了  种田摆烂修仙发癫,主打随机应变  金牌甜心  异世界召唤,勇者是泽塔奥特曼  综艺:荒野求生,小鲜肉杀疯了  被迫成为偏执领主的娇弱伴侣  顶级E的Alpha又娇又野  母老虎升仙道  暗恋多年的邻居少女突然向我表白  万古长生,葬尽诸天仙神  四合院:家住许大茂隔壁,我姓曹  青春云回忆  

热门小说推荐
奕仁的非人聊天群

奕仁的非人聊天群

关于奕仁的非人聊天群异形萧奕仁啊啊啊啊,我不想待在卵里了!!!萧太狼派大萧。萧太狼聊天群里又不能送活物,我有什么办法。ㄟ▔▔ㄏ派大萧同上 ̄rǒ ̄异形萧奕仁尸体也行啊,作为抱脸虫,我不挑ヽ`д′ノ萧太狼你让我在少儿频道杀生?ι派大萧同上 ̄‘i ̄异形萧奕仁┴┴︵╰(‵□′)╯︵┴┴叮,恭喜群友猫奕仁加入群聊。预定世界哈利波特,海绵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异形,三体,中华一番,泰拉瑞亚,JOJO的奇妙冒险,绝世唐门,超神学院...

血魔横刀

血魔横刀

两位凡人的男孩因故乡被修仙者覆灭,而走向各自的修仙之路。血仇,以凡人之躯经历血海淬体,从而得以修仙,之后,带领血道盟把修仙界掀个天翻地覆。林旭,以绝世的资质进入太虚剑宗,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后,重铸修仙界的秩序。至于两人的最终结局...

伏天氏

伏天氏

东方神州,有人皇立道统,有圣贤宗门传道,有诸侯雄踞一方王国,诸强林立,神州动乱千万载,值此之时,一代天骄叶青帝及东凰大帝横空出世,东方神州一统!然,叶青帝忽然暴毙,世间雕像尽皆被毁,于世间除名,沦为禁忌从此神州唯东凰大帝独尊!十五年后,东海青州城,一名为叶伏天的少年,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

异世界中医铺经营指南

异世界中医铺经营指南

本书简介下本我在畸变世界扫大街求收藏~出身中医世家的谢白术穿越了,他来到了一个疑似蓝星平行世界的地方。虽然这个世界类似西方社会,虽然成为了一个孤儿,但好歹这里还是现代社会,该有的都有,而且孤儿院福利完善,生活也没想象中的难过。不过谁能告诉他这个世界的医学观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病不用治,大病直接割,病痛的折磨,忍忍就过去了。在不知道看到了多少个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的病人后,谢白术忍不了!一手针灸,一手中药。谢白术亲,治病吗?保证治好的那种哦。克里斯大街上开了一家古古怪怪的店,主营业务竟然是缓解多种疼痛,对此克里斯大街的人们嗤之以鼻,这浮夸的招牌,一看就知道是骗子,这种店迟早倒闭的啦!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家古古怪怪的店非但没有倒闭,生意竟然还越来越好了。头痛的面包店老板娘感冒的学生患上腰肌劳损的清洁工,甚至还有人从其他市专门来光顾这家店。克里斯大街的人们现在骗子都这么可怕了吗?然而慢慢的,他们发现头痛的面包店老板娘光顾这家店之后,再也不头痛了喉咙痛的学生喝下药后,当晚就好了还有整日腰痛的清洁工,他竟然正常了!克里斯大街的人们等等,这家店好像真的有点东西啊!预收我在畸变世界扫大街求收藏文案人人都说祁燃是个傻子,祁燃从不搭理他们。祁燃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清洁工,二十岁这年,梦想成真,他成功当上了朝阳大街的保洁员。从此,他过上了每日扫大街的幸福生活。只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街上的垃圾越来越多,种类也越发繁多。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大的工作强度,同事也变得越来越少。将黑乎乎的垃圾塞入垃圾车,看着街上密密麻麻的垃圾,祁燃露出了一个微笑没关系的,这些垃圾交给他就好了。2332年,世界发生畸变,一些从未见过从未有过的不可名状之物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黑暗扭曲,能吞噬一切血肉之物,人类在它们面前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世界陷入了混乱。濒临绝望的逃亡者,在将要被黑暗吞噬的时候,来到了一条干净得过分的街道,一个身穿橙色马甲的青年站在街道正中,他手中的大扫把轻轻一扫,凶残的黑暗生物们惨叫着支离破碎。逃亡者???是他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大约就是一个一根筋的清洁工努力在末世干好本职工作的故事。异世界中医铺经营指南全文免费阅读,如果您喜欢异世界中医铺经营指南蓦朝最新章节,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一起来免费阅读。魔蝎小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