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个人私下研究了一番这个官制,初时除了严密复杂之外得不出任何其他结论,直到最后秦固灵光一闪,终于发现了这个官制的一桩好处。
在这个官制下,李文革不用称王称帝也可以肆无忌惮地吞并州郡扩大地盘。
这个官制的优点就是:一个节度使就可以用它来兼并天下,一切在扩张过程中的体制性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没有皇帝地政治体制中得到妥善解决……
简单地说就是:缓称王,广扩张……
这是一个超级军阀程式,一个能够独自创造出这样一套军阀体系的家伙,绝对是个把古往今来地军阀政治优劣研究得门清的家伙。
李文革这家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怪人啊……
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历史已经有百多年,其中李彬见证了的最少有五十多年,但是李彬自认,自己从未见过等级档次高到这种程度的军阀,做军阀居然被他做出如许多的道道来。
在呆了半晌之后,李彬苦笑着吐出一句话:“卫鞅、李斯定三公九卿。高颖、杨素设三省六部,诸人若见怀仁,皆当避道……”
秦固一口水喷在衣衫上,咳嗽了好半天……
尽管如此。但员额不足地问题总要解决,毕竟一个州如今变了四个州,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首发&nbsucom^^
李文革对此的对策是----开延州秋闱。确立有延州特色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唐代科举均在正月举行,二月发榜,是实实在在地“春闱”,这“秋闱”之说,李彬秦固闻所未闻。
七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八日,通过在各县布达州命的“新闻工作者”们的嘴,延庆两州地士民工商各色人等得知了一个令他们惊讶得下巴颏都合不上的消息。九月一日至十日,延安县城将举行一场秋季科举考试,被录用者将被节度府直接授官任用。不必等待朝廷吏部选官。
百姓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这次科举非但季节不对,就连形式也迥异往年。
首先,本次科举不用投卷。无须有官身的人推荐,只需要参考者在县署报名并现场经过初试通过即可获得到延安进行复试的资格。
而初试的内容极其简单,仅有两项,一是考官随机在纸上写下一句话,能将这句话照抄并朗读一遍,便算过了“识字”科考验,随后考官随口出一道两位数加减和个位数乘除的四则运算题,只要考生能够答出正确答案。就算通过了“明算”科考验。两项全部通过,考生便被登记姓名籍贯。按照地域进行编号,并拿到一份由县里和节度府派遣的监察人员联名签署地文书,凭着这份文书,考生便具备到延安参与科举复试的资格了。
尽管李彬和秦固这种正经儒学从本能上反对这种考试模式,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兵荒马乱的岁月,能够识字并且算清数目地人已经很难得了,一定要按照唐朝的“六学十一科”来考试,只怕四个州连十个合格的人选都凑不出来。
为了防止初试舞弊,李文革从丰林书院派遣了二十名学员前赴延庆两州的二十个县,这二十个学员不仅仅负责监督地方考官营私舞弊故意放水,同时还肩负着算学考官地职责,他们将现场随机出题对初试考生进行明算考验。由于这些学员不是政府官员,而进入丰林书院时又大多是外地来的流民子弟或者孤儿,社会关系相对简单,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基本可靠的。
这种初试模式因为实在太过小儿科,基本上是蒙学水平的孩童就能通过,因此被延州贵族阶层戏称为“蒙试”,通过了这种考试的考生则被蔑称为“蒙生”。这个名称最早是谁先叫出口的不得而知,不过在几十年后太学寺厘定地方科举学级的时候,一律将经过了县一级科举考试的生员统称“蒙生”,这却是这个名词地发明者本人也始料未及地了。
地方初试可以简单处理,但统一的复试就不行了,在开秋闱地消息放出之后。李文革李彬秦固等人就开始着手设定秋闱的考试科目和试题了。
唐代的科举科目实在太过繁琐,且题目难度较高,李文革觉得对于大范围选拔人才不利,于是经过和幕僚们昼夜磋商,又经过和李彬秦固的妥协扯皮,最终终于拿出了一套取士办法来。复试考试科目一共七科,分别为明经、明算、明法、明词、明史、明礼、策论;对应经学、算学、法律、诗词、历史、策论六个单项专业。
复试考试共取士八类,依次为:进士、经士、算士、法士、词士、史士、礼士、书士。除进士外,其余七类士皆取单科成绩前四十名,七项成绩均列名前四十人之内者称进士出身,列名前四十名的科目少于七项多于一项者称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者七项成绩总和前三名者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一名称状元及第,第二名称榜眼及第,第三名称探花及第。
为了这套全新的科举复试制度,李文革和李彬秦固磨破了嘴皮子,依着他的脾气,诗词礼仪之类在他看来无用的学问根本就不应该进入考试科目,按照李彬和秦固的认知,明字和秀才科目被废除几乎是不可容忍的。李彬对于他将考试科目排在明经之后的进士取消却设为取士的最高等级更是感到匪夷所思。
最终的妥协结果是,明字和诗文考试合并为明词科考试,而明礼科则被保留,在六科之外,专设书士学位考究考生们的书法水平。
广顺三年九月的延州秋闱,尽管准备仓促过程中漏洞笑料百出留下了许多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首先是这次科举考试改变了之前的科举单科松散的命题模式,单科试题改以道为题目的基本单位。以明经为例,原先的明经考试是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实务策三道。在广顺七年的秋闱中则改为经义填空三道,经义颂咏三道,经义释义三道,经义论述一道,共计十道题。
其次是这次科举考试引入了分数概念和标准答案概念,七科每科十分,总计七十分,和原先的科举考试相比,考官的个人好恶对考生成绩的影响降低了许多。
最后是此次科举考试引入了单科和综合双类学位制,形成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单科学士四级学位体系,使得综合类人才和各专门类别人才都能够在考试中通过成绩取向得到录取,并根据所长在未来的选官中得到适当录用。
这些新的制度,若是在两宋以后施行,已经被教条禁锢了思想和行动的儒家夫子们会群起而攻之,将这个全新的制度淹没在滔天的口水中;若是在晚唐以前施行,其过低的门槛和过于浅白的贵庶平等气息将在当权者和贵族阶层士人阶层的联合抵制中无疾而终。就是在五代十国这个特殊的年代,若是一上来甚么准备工作都不做就强行施行,也会在文不耻武不屑的反对声浪中惨淡收场。
唯独在广顺三年秋天的延州,巨大的干部缺口和过于低下的平均人口素质迫使李彬秦固等传统的士人阶层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向李文革妥协。在他们的心中,未尝没有这是权宜之计未来世道恢复太平之后自然要恢复学术正朔儒家道统这样的念头,只不过后来的局面发展,让这些历史的创造者们和参与者们自己也与过去的道路渐行渐远,当数十年后人们回首再看时,才愕然发现这次在十分滑稽的气氛中举行的科举考试竟然如此深刻地改变了天下的进程。
不过在广顺三年的七月底,不要说李秦诸人,就连作为穿越者的李文革自己也都还远远看不到他正在做的事情对于未来的影响。在那个时候,李文革甚至无暇分心想到这些,他正处于自在延州建镇以来最为深重的政治危机之中……
星海追猎 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反派女配绝不掺和原剧情 流放后成了团宠小福包 我的洞府通异界 剑中影之十大剑客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天下江湖繁华如梦 过时不爱 狂飙90:我真的只能赚亿点点钱 被变态总裁骗婚后我暴富了 修仙回来后,我成了菜农 女几山鸩神 冰霜 星照不宣 网游:荣耀再续 惊悚故事集 苍穹之芒 何行无迹? 带着兽娘一起种田飞升
关于神龙大陆,这个世界我熟蓝星历3000年,一个巨大的黑色裂缝降临蓝星天空,为了探索黑洞出现的原因,蓝星各国纷纷派出代表进入黑洞之中,但是所有人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只到一年后,林长青带着两个婴儿从黑洞中回到蓝星,大家才知道黑洞中有一片奇怪的世界。但是它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谁也不知道,只到18年后,成年的陈默进入这片神龙大陆,看着熟悉的边界村,村外悠闲吃草的梅花鹿,走来走去的稻草人,怎么这个世界这么熟悉。...
关于团宠农女带着空间商场去逃荒本故事发生在一个古代封建王朝,由于朝廷腐败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饥荒四处蔓延。主角所在的村庄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无奈之下,村民们纷纷加入了逃荒的队伍,以求生存。林锦儿本故事的女主角,一个聪明机灵善良勇敢的农女。因一次意外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商场,里面物资丰富。在逃荒过程中,凭借着空间商场的物资和自己的智慧,带领家人和村民一次次化险为夷,成为了大家的依靠和团宠。林父林母朴实勤劳的农民,疼爱女儿,在逃荒路上一直支持着林锦儿。林锦儿的兄长们性格各异,但都十分爱护林锦儿,在逃荒中与林锦儿相互扶持。...
女主苏晓晓男主一季行渊男主二顾景舟顾景舟早就爱上少年时便寄居在他家的苏晓晓,却因为她出身低微,不愿公开恋情。不知情的妹妹问他将来娶谁?是娶门当户对的豪门千金,还是即将回国的白月光?顾景舟随口答,身为顾氏继承人,当然选择强强联姻。苏晓晓无意中听到,红着眼眶,默默收拾行李毅然离开顾家。海城最神秘的第一豪门总裁,蓄...
关于综武帮李寻欢算命,附送下下签穿越高武世界,激活算命系统,帮人算命解签就能获得奖励...
关于新黑社会他原本只是老大身边的一个小弟,老大被蒙面人枪杀后,他被迫接手了这帮弟兄和老大之前的产业。他带领着这帮弟兄东山再起,靠玩手段,玩头脑,玩人情世故,玩政商勾结,逐渐地将这个团伙和产业发展壮大,最终在黑白两道一手遮天,翻云覆雨!试问,谁不想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但总有一些人身不由己,而这就是他们的命运!!本小说将暴力美学展现的淋漓尽致,跌宕起伏且紧张刺激的情节,会让各位亲爱的读者们看的酣畅淋漓,大饱眼福!为了给大家揭露黑白两道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内容极度真实!非无脑爽文!非无脑爽文!感恩有你们!感恩番茄!...
关于重生1978,从邮电维修工开始苏臣重生了,回到四十多年前父亲出事的当天。前世年轻的时候,苏臣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挺而走险,倒卖鸭蛋。这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却被他人无限放大,在连续三天的批斗游街之后,父亲便撒手人寰。在接下来便是自己的入狱,母亲和两个妹妹相继离世,这一切都源于大队支书何雄的阴谋。好在老天有眼,不仅让自己重生了,这一世自己要好好做人,善待家人,惩治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