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是因为汉高祖这个提议,就触恼了吕后,吕后认为一定是戚夫人中间使了手段。所以,汉高祖死了以后,吕后就用残忍的手段把戚夫人给杀死了,把她的眼睛挖掉,鼻子也砍掉,两个耳朵都削掉,然后丢到粪坑里面去,把她淹死。那个时候赵王已经到封地去了。为了斩草除根,吕后又用计谋把赵王引回国,把赵王也给杀死了。
但诸位你要知道,你杀一个大福德的人,那不得了。赵王临死之前跟吕后说,我跟你无怨无仇,但是你今天却如此地残忍,杀害我们母子,我以后不会放过你的。他发了邪愿,一种报仇的邪愿。结果,这个愿一发了以后,这种报仇的恨让他来生变成一条很大的龙。但是他当时只有愿力没有罪业,所以这个龙可以在空中到处飞。他福德力强,他只是一念的颠倒妄想而已,他没有罪业。但是他曾经发邪愿,有愿就有缘。诸位!他后来跟吕后之间的恩怨就纠结不清,他老想要找吕后的后世报仇。
后来这过程太长,我们就不说了,反正他在报仇过程当中误杀了三千多条人命。他为了把吕后杀死,把整个村庄给淹没了,三千多人陪葬。这个命当然算在赵王如意这条龙的身上。从那以后,它的福德力就消失了,鳞片里面长满了虫,它从空中掉下来就深受小虫的折磨。后来,因为他过去生在做读书人的时候护持过三宝,他曾经跟皇帝劝谏要盖佛塔来供养佛像(印度那个时候有人供养一个佛像,皇帝不知道是什么,他说这是个圣人,我们应该造个塔把他供起来)。正因为他那么一个劝谏,跟三宝结缘,所以在痛苦当中遇到佛菩萨光明的摄受,向佛菩萨忏悔,后来这个龙身才解脱出来。
印光大师《文钞》讲这个公案是告诉大家,说,今天我们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赵王如意,他的因缘,从一个谦谦君子,从一种充满正义感、充满慈悲心的谦谦君子,怎么就变成一个充满仇恨的龙呢?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因为环境的逼迫——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还没有清净之前,是染净和合。你现在有正念,只是说你的正念是个主流,不表示你的烦恼已断除,它是在睡眠状态,而所有睡眠状态的烦恼都经不起刺激。你学过唯识你就知道了。所以,到了末法时代,外境的刺激太厉害了,它已经不是一个凡夫菩萨所历练的地方了。所以说,净土宗到了民国以后,往生净土是唯一的目标了,念佛就不是消业障,是要求生净土了。
从时代的演变,我们看得出念佛法门从偏重消业障,而到最后以往生为主流的一种法门的演变。
乙二、修学纲要分三:丙一、总明感应道交;丙二、别示修行方法;
丙三、结示理事无碍
我们看看乙二的“修学纲要”。
既然净土宗从一种消业障而提升到往生净土,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往生
净土呢?我们要看它的一个核心思想。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明感应道交;二,别示修行方法;第三,结示理事无碍。今初。
丙一、总明感应道交
净土宗往生的重点,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的时候,那一句佛号必须跟弥陀的四十八愿产生感应道交,这是基本概念。那么,理解什么叫感应道交就很重要。就是,我要怎么做,我的佛号才能够成功地去启动弥陀的本愿、创造一种往生的力量呢?
佛陀把感应道交先讲一个譬喻,他先讲人跟人之间的感应道交,再讲人跟佛之间的感应道交。
先谈人跟人之间的感应道交。
他说,比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某甲的心态是“一专为忆”,某甲在跟某乙相处的过程中,他不断忆念某乙的功德,他说这个某乙很善良,很厚道,处处为人着想。他老是把某乙的好处放在心中,不断地忆念某乙的好。但是,作为某乙,“一人专忘”,某乙却因为其他的关系,把某甲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么这两种人如此的心态,在未来的生命将是什么情况呢?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因为这两个人在因地(前生)并没构成感应道交!感应道交它不能是单方面,这单方的忆念不能构成感应道交。他们两个虽然身体在一起,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母子,也可能是兄弟,但是这两个人,一个人忆念某乙,某乙没有忆念某甲。所以,没有感应,来生有两种情况:
“若逢不逢”,即使相逢(相逢是指的是你们两个生长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乡镇),同生在一个地方,但是却没有机会相见,连见的机会都没有,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即使相见,等同不见。你们两个前生虽然经常在一起,但是你们两个今生在超商相遇,在结账的时候,他在你前面,你在他的后面,你们两个曾经面对面相遇过,但是没有任何感觉,没有一种感应的力量。为什么呢?因为感应道交不能单方面,你们两个之间没有感应的因缘在里面。这是第一个。
反过来,“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果说,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忆念某甲,而且随着时间不断地增长,那么这样子,从一生到多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这个时候,不管你们两个投生到哪里,你可能投生在美国,他可能投生在台湾,但是你们过去生曾经产生感应的力量,你们自然会怎么样?相逢就是有缘,你们在一定的地方相逢,甚至于会变成一种眷属。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前生有感应的力量在里面。
所以,佛陀先讲出人跟人之间的感应道交。芸芸众生这么多人,为什么你偏偏遇到他,他也偏偏遇到你呢?事出必有因。你们两个曾经有过感应的作用,而今生呈现结果了。这个是人跟人之间的感应。
由此类推,这个道理也通于人跟佛陀的感应。我们看看佛陀跟人是怎么回事。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先看看佛陀的心情。作为佛陀,当然他的心入了大般涅槃,进入了二空真如,但是他那个明了寂静的心中对众生不断地释放善意。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曾经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他在空性的智慧里面会产生一种大悲的愿力,他的愿力不断地去“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当然,佛陀对众生的忆念跟凡夫不一样。凡夫是锁定目标的,他锁定他喜欢的特定的目标;佛陀的忆念叫作平等地去忆念,就像太阳,没有锁定哪一个人,他去平等忆念。也就是说,佛陀在因地的时候曾经发度化众生的愿,所以他对众生的忆念已经成就了。
我们看看,众生有两种情况:“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如果你今天作为一个儿子,母亲忆念你,但是你根本不珍惜,那么这样子,你们母子的因缘就结束了,两个因缘就各走各的了,因为儿子没有相对地去珍惜,去反过来忆念母亲的好。如果说,母亲忆念儿子,儿子也忆念母亲,那么他们两个就能够经常地相见相处,就能够产生一种感应的作用。
这个地方就说明,佛教的因缘观其实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你个人的因缘。就是说,你今天造了什么业,你用什么思想来面对你的人生,你自己会创造你自己受用的果报,这是你单一的因缘。但是从这种感应道交,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其实人跟人之间的因缘不是直向的,它有横向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关系,有横向的关系。那么这个地方的关键在哪里呢?就是正确的忆念,没错。
举一个例子。印光大师在住茅蓬闭关的时候,他基本上是不会客的,但是有一次例外。有一次,就有一个儿子,这个人很孝顺,他母亲刚死后不久,他经常忆念她。在梦中梦到他的母亲托梦说,我前生造了些罪,到了三恶道,我很痛苦,你赶紧去求印光大师来帮我超度。他做这个梦。所以这个孝子就衔母亲的慈命,来到山上求见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就破例接见,看他是孝子嘛。那么这个儿子就把他的梦境如是如是地跟印光大师报告。印光大师说,好,我现在闭关,我也不能出来,我把这个窗户打开,你在窗户外面听我诵《阿弥陀经》。你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个,你要用虔诚恭敬的心来领受我读诵的声音,那个《阿弥陀经》的声音,你要好好地、虔诚恭敬地领纳,这第一件事情;第二个,你要同时忆念你妈妈的身相。透过你这个领纳跟忆念,你才能够成功地把这个功德转给你母亲。儿子说,好!
印光大师就在佛堂里面诵经了,就把窗户打开,那个孝子就跪在窗户外面听,听完以后这孝子就回去了。隔了一两天,他妈妈在梦境跟他讲说,哎呀,你这个超度效果虽然不错,但是没有超度完成,你要赶紧求印光大师再超度一次。这个儿子就很紧张了,赶紧又跑到印光大师那里去。印光大师说,你当初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没有超度完成呢?这孝子说,我一开始很专心地听您老的诵经的声音,我也忆念我的妈妈的形状,但是我忆念的时候,我看到她身体突然起了一道光明,我吓了一跳,就不敢忆念了,所以后半段就没有忆念了。印光大师说,现在我再给你诵一次,不管你妈妈的身体出现什么光明,你都不要管它,你就是专心地忆念下去,不能间断。所以这一次印光大师再诵经的时候,他就从头到尾地忆念,后来就圆满超度了。
印光大师在讲这个公案的时候,他就讲出来了,他说明这个忆念的重要。我们的心力不可思议,我们内心当中最大的忆念就是你心中的念想。所以我们讲:“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当佛陀的功德进入到我们的身心的时候,到底你能够把佛陀的功德启动多少,那就是你的忆念的问题了。你有什么样的忆念,佛陀就给你什么样东西;你完全没有忆念,那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空壳子。有人问我说,这个佛号如果给一个完全没有信仰的人念佛,有功德吗?他没有马上的功德,他也就是结个缘,因为他没办法启动弥陀的功德。
诸位!我们学佛人永远要记住一个观念,叫诸法因缘生。什么叫诸法因缘生?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一百个人的心态,会产生一百种效果,这叫诸法因缘生。如果一句佛号,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效果都一样,那你这个叫他生。这样佛陀的功德就有主宰力,就违背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所以,有些净土宗的人解释这个他力的思想,解释得太超过,好像说你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佛陀肯定把你带走。这个概念是他生的思想,这个违背感应道交了。佛陀在经典上明明说明,母亲忆念你,你不忆念母亲,虽忆何为?这句话讲那么清楚了!你今天不能够正确忆念弥陀的功德,这个佛号对你来说不能产生马上的救拔,只能够作多生多劫的一个结缘,如此而已。
所以,如果说你在临终的时候提起这个佛号,你要马上快速地把佛陀功德启动,请你做好准备,你的心态是很重要。你心态没有准备好,佛陀不能产生立即的救拔力量,不可以!那么你临命终的时候提这个佛号,也就是种下一种未来的善根因缘,你只能够随业流转了。
当然,我们净土宗的成败就是能否往生。你不能往生的话,你这辈子念佛就是与佛结个缘。净土宗没有所谓的八十分,净土宗要么零分,要么一百分,因为你这个往不往生是一个现实问题。你没有往生,你来生充满了变数。所以你要准备好,怎么才能够把临命终的每一句佛号变成万德洪名,就是你要怎么去忆念它,变成很关键了。你是怎么想的!
那么应该怎么想,我们举两个祖师的开示,怎么来创造感应道交,下一堂课我们再说明。
无敌天帝重生 我都无敌了,逆袭系统什么鬼? 天眼之觐天宝匣 三国杀地府嘎嘎乱杀 僵狱 长生不死 穿越者蚂蚁世界 尘缘(全集) 重生后成了权臣掌中娇 青春,在校园里恣意绽放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道古真神 篮球星二代 许易楚灵儿 傲世苍穹,绝色帝姬她杀疯了!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夫人很败家,但她又太能赚了 零基础快速入门的弈修象棋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统帅在小世界大杀四方
...
关于金枷玉链楚阳郡公沈谦有个秘密。他希望那个因一纸荒唐赐婚而被迫和他绑在一起的长公主李念,能为了自己心中所想所爱的一切,翻出宫墙,远走高飞。天下那般大,四海那般宽广,出了深深宫墙,花亦会绚烂,树亦会挺拔。他愿意默默站在远处,成全她想要的未来。不是因为爱。是因为知道宅院幽深,是磋磨女人半生的沙海,宫墙高耸,是埋人尸骨不留痕迹的坟墓。她有想要高飞的愿望,为何不能成全?明明心有山海,知天下规则是胜利者践踏别人的枷锁。明明聪慧过人,知女子当做世间半边天下。她不该是上位者的工具,联姻的棋子,更不该在这权力置换中,被牺牲掉所有的幸福。不就是逃婚么?我沈谦,陪她疯一场!欺君之罪又如何?抗旨不尊又怎样?只愿她此生得上天垂怜,看世间美好,踏山海万重。所愿一切皆能实现!...
姜藜穿书了,穿成了一本女配逆袭修仙文中黑化的原女主,古早文中标配的资质差全靠女主光环的白莲花一朵。女配肤白貌美,家世雄厚,天资优秀,配上现代穿书魂后就开始了逆袭开挂之路,还俘获了原本的男配男主。而白莲花原女主却在不断作死后走火入魔,被昔日男主斩于剑下。姜藜穿书后我竟然拿了伪女主剧本!!!(励志修仙大女主文,女主是踏实上进类型,有金手指,霸气刀修法修,言情为辅,修炼为主,欢迎入坑!)注未成年不要打赏,不要打赏!!!...
本书简介先天神通,法相天成。小小鱼儿,上天下海。青灵出生即拥有法相世界,精气神能够凝聚成小鱼脱离躯体,还能吞云吐雾进行修炼,仗着本事,收拾渣爹,撂翻权贵,暴捶国师,带上姐姐踏上修炼路。后来,她遇到很多修炼法相的人。别人的法相都是龙凤虎豹,最不济也是山鸡犬鹿,唯独自己,天生法相,却是一条手指那么小的一条鱼。青灵之前那么嚣张,都怪见识少,知耻而后勇,干!小鱼也要很厉害小鱼也要很厉害绝歌魔蝎小说...
关于十两出嫁,赢华丽人生枣树村苏家一穷二白,眼看苏大哥苏二哥已到成亲的年纪。却因为家贫,无人问津。这天媒婆带来一个好消息,镇上宋员外愿意出十两礼金,聘娶苏家长女苏白英为妻。苏白英身为家中长女,为了十两礼金,毅然决然同意嫁给比自己大十二岁的宋员外。宋清淮,有过两任媳妇,对成亲之事兴趣缺缺,为了孝道,听从母亲安排,娶农家女苏白英为妻。多年后,有人好奇的问苏白英,为何宋大人这么多年只守你一人?...
叶皎月是以爱为食的魅魔,美貌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次意外,她与系统绑定,开始穿梭各个世界,扮演恶毒女配。从此各个位面的天之骄子们全都红着眼拜倒在了她裙下,为她痴为她狂!①带球跑文中女主的拜金室友带球跑文中的超级大BOSS男主往往都只能对女主一个人有反应,但是如果出现了第二个人呢,虽然她虚荣又拜金②年代文中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