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一十六章 抚局(第1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抚局

早先奉钱玉川的命令,新野、邓州(今邓县)、唐县(今唐河)等几个南阳辖县不停地把百姓们向南阳府输送过去跟关盛云消耗,已经大半空了。野地里的百姓们见南阳已陷,满腔豪气顿消,再次恢复了往日怯懦卑微的常态。情知老家县城也将不保,不少人根本没敢回家,就散在山野里猫着躲兵灾。谷白桦和龚德润取新野如入无人之境:城门洞开,知县和教谕在衙里悬梁自经,县丞等其他人等不知所踪。

消息传回来时,南阳早已被洗劫一空。关盛云在唐王府燃起一把冲天大火,全军开往新野。

以往,每攻下一个州府,关盛云用府库缴获把自己补满后,往往会把剩下带不走的粮物分给劫后余生的百姓们。但这回没这么做,因为恼恨,当然还有没法说出来的后怕,实在拿不动的物资被他统统付诸一炬。战兵们忙着抢劫的时候,辅兵队也没闲着,分了大半人出城去抓散在野地里的百姓,然后让他们往淯水边运尸体、留下的小半逼着没来得及逃掉的城中百姓们拆城砖,拆下的城砖都被就地砸碎。等到大军准备开拔,南阳的四墙差不多都已变成半截土坯,想再筑起来完全是天方夜谭——诺大的工程,即便是人员物资都充足也得一两年,何况如今?

随后,南阳全城几乎陷入一片火海!关盛云没有屠城,但也不可能轻易放过差点要了他命的那些人。不止如此,在开往新野的途中,高藤豆的三个飞兽营和尤福田的两个水字营还特意分别从唐县和邓州绕了道——众将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你做得初一,就莫怪咱做下十五!

河中几万具浮尸把沿途百姓们吓得逃散一空,顺着汉水最远的竟一路漂到承天府(今钟祥)!关盛云本部的士气则空前高涨:这便是与我军作对的下场!

明朝有“两京”、“两都”四都城之说。所谓的“两京”,就是北京的顺天府和南京的应天府,而“两都”则是中都凤阳府与兴都承天府。听起来比较乱,其实只要掌握了理解诀窍,这几个地名不难分辨。

南京的应天府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鼎之地。蒙元时期,南京叫集庆,朱元璋在此称帝,改名为应天府,寓意自己是“应上天之命”获得的天下。注意,那时,南京还不叫南京。

太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太孙朱允炆,建文帝依然以此为都。没多久朱允炆被四叔朱棣砍得不知所踪,燕王成功晋级成了永乐大帝。但应天府毕竟是朱允炆的老巢,朱棣心里不踏实啊。想来想去,还是在自己的地盘睡得安稳,于是掷地有声地喊一句“天子守国门”,一溜烟跑回北平了。北平在元朝叫大都,朱元璋给改的名,寓意是“北方平定,从此太平”,让最能打的老四在此建藩揍蒙古同胞,封的王号叫燕王。朱棣砍完侄子跑回来以后就把国都设在这里。叔叔砍侄子怎么说都有点说不过去,得证明自己其实不是砍亲侄子,而是“顺应天意”啊,所以就改名叫顺天府了。此时南边的应天府已经有了一套现成的六部班子,不管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北上、抑或是朱棣用着大侄子的人不放心、还是出于“朕去北边建都是亲自指挥守国门并不是怕你们更不是信不过你们”之类立牌坊的心理,应天府那套班子也就继续保留了下来了。朱棣在顺天府又重新建了个新班子,这才是真正的“朝廷”。由是,应天府和顺天府便分别有了“南”京和“北”京的口语化名称——南京那套班子则成了摆设,权斗失败的、不受大皇帝待见又不方便一刀砍了的……统统打发到那里喝茶看报刷视频,待遇不变。

题外话,辛亥鼎革以后,孙中珊(错别字)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真正的实力都在北京的袁世凯那里。大炮折腾了好久一阵子,非要老袁南下就职,老袁不干,大炮也没辙。不论如何嘴上不能吃亏,得强调“京师”的地位啊,所以,南京,就这么叫起来,直到今天。

中都凤阳府就不用说了,朱元璋老家,这叫龙兴之地。太祖老家,谁也不敢说不好,但鸟不拉屎的地方,圣上自己都不去,于是给起个好名字,行政级别提上去,就算完事。其地在凤凰山之阳,故得名。

兴都承天府,知道的人不多。武宗朱厚照年纪轻轻没留下儿子就死了,本着“兄终弟及”的原则,要在近枝藩王里面选一个继承大统。最近的是兴王朱祐杬那枝,此时兴王已经死了,谥号是“献”,所以我们一般称为“兴献王*”,兴王王爵由朱厚熜袭了。于是大家迎朱厚熜北上做皇帝……然后爆发了著名的“大礼议”:一群大臣啥正事也不干,成天纠缠着非要朱厚熜认死叔叔孝宗朱祐樘当爹,这样就能算武宗朱厚照的“亲”弟弟了——圣贤书上讲的是“兄终弟及”,没说“兄终堂弟及”啊!圣贤既然不能错,那便只能是爹娘生错了,得纠正!只有认死叔叔当亲爹管婶子叫亲娘、把亲爹叫叔叔亲娘叫婶子,这才符合礼仪之邦……折腾了三年,把朱厚熜彻底惹毛了,一顿大板子下来,全消停了。朱厚熜一不做二不休,当然,也永远会有马屁精帮衬:兴藩的建藩地一定是大大的吉地啊,得重新起个高大上的名字!改啥好呢?太祖是“应”天、成祖是“顺”天,朕是按老天的意思继承……OK,就叫“承天府”了!不过,因为“大礼议”事件,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帝在文官中的人缘极差——别忘了,史书可都是文官们写的*!所以,捎带脚的,这个承天府有意无意的很少被人提及,也就没有前三个那么广为人知了……

无论是“应”、是“顺”,还是“承”,后面都得加个“天”字——看到没,都是老天爷的意思(老天爷曰:“你大爷的”)!强调君权神授罢了。

正常——反正是谁赢到最后谁能代表老天爷说话,嗯,也能说是大明百姓的选择。

第二天,罗世藩再次来到襄阳府。

罗世藩猜测,这次会比较好谈。为此,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带上了孙春龙等几个随从。

不过,他错了。

哪里是好谈,简直是热情洋溢!

知府衙门大开中门,要把罗世藩迎进去!

官宦之家出身的罗世藩当然知道,只有“迎接天使、上官驾临和新官履任”三种情况下才会开中门,自己只是个布衣,而且还是“反贼”,不由得一下子愣住了。毕竟不是高谷那般啥也不懂的粗人,罗世藩下意识地口里推辞道:“各位大人,这个……恐使不得吧?”

莫秋水一改昨日那副态度,哈哈大笑道:“罗先生大可不必过谦!贵军既有报效朝廷之意,天恩浩荡,断无不准之理。贵军大帅少不得封个总兵副帅,那可是正二品、从二品的官阶。先生少年老成担此大任,也得是三品、从三品!再往后,前途更是无量。下官只是个正四品府,各位迟早都是莫某上官,自当待先生以迎接上官之礼啊,哈哈哈。”

张可欣甘志海等人跟着纷纷起哄:“罗先生就别谦让啦,让我们也一起沾沾光!一道走、一道走!”不由分说拉拉扯扯把罗世藩从中门拥了进去。

邓森傻傻地立在门外边挠头边犯迷糊:“俺就是正儿八经的从二品副将啊,别说走中门,被各位文官简直看得条狗一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被莫秋水回头恶狠狠地一瞪,吓得一缩脖子,赶紧垂着头一溜小跑跟上来。

几位官员满面春风,那番亲热劲,就像是遇到亲人故旧多年未见的子侄一般——也幸亏是罗世藩,换成其他将领,决然应付不来这种场面。

清单上开列的物资只有几处小小的改动,少军师看一眼就知道,那一定是襄阳府库里真的没有——因为人家已经在其他地方主动做出了足够的补偿,即便是最爱占小便宜的张游击看了也会无话可说!

至于谷城驻军,张可欣甚至拿出写给谷城知县蒋仲刚(字正操)的命令,当着罗世藩的面盖上鲜红的知府衙门大印,郑重其事地交给后者:“罗先生,贵军既从善如流,圣德广被,普天之下皆陛下赤子,以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这份给谷城的命令,就劳烦您派人送去罢。”瞪着眼睛把城下之盟讲成招抚,这等一本正经的清新脱俗,让罗世藩都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得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回一句:“多谢张大人了”。

莫秋水心里多少有些为难。襄阳府好说,再怎么也能糊弄过去,但有些条款必须得到湖广三司的默许和配合,这事有点棘手。不过罗世藩早已有所准备,莫秋水刚提了个话头,拍拍手,孙春龙等几人抬上来两个大木箱摆在地上。

罗世藩含笑道:“各位大人都知道敝军一片诚心,然我家大帅知道,隔山隔水的,湖广三司的大人们一时可能未必全然洞烛。这些东西或许可以帮上些小忙,算是敝军向大人们表明心迹吧,还要劳烦各位大人转达。”

关盛云的缴获中有很多文玩字画、金珠玉石。带着这些东西千里转战是累赘,但用在这里则再恰当不过了,所以罗咏昊挑了一些,让罗世藩带了来。

冲孙春龙点点头示意开了箱,众官的眼睛立刻被吸引过去再也离不开:铜绿斑驳的青铜小鼎、流光溢彩的兽首玛瑙杯、晶莹无瑕的玉佩……罗世藩随手拿出卷画轴:“这是徽宗皇帝御笔的《瑞鹤图》”,接着又取出一幅,“这是王右军(王羲之)先生的《快雪时晴帖》……”口里说着话,眼睛一刻不离众官,观察了一会儿笑吟吟问道:“各位大人,这些该能够让湖广三司的大人们理解敝部的诚意了吧?”

“够了够了。”喜出望外的莫秋水终于将目光艰难地从两个木箱上挪开,心里暗想着,“莫说湖广三司,想来京师的几位大人那里也说得过去了!”

甘志海心里一动,突然说道:“罗先生,下官职责所在,有句话还要讲清楚,先生莫怪。贵使提到要在襄阳府设立联络处,贵使准备派多少人?若是人数太多,惊了襄王千岁王驾……”

罗世藩没有正面回答:“甘大人放心,联络处只是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不会有太多人的。大人们当知道,我等所以如此,实在是因为活不下去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倘能安定下来,求之不得。谁会去滋扰王爷千岁的安宁呢?湖广三司和京师那里,更还要劳烦王爷千岁也替我们说几句呢。”说着,向莫秋水使了个眼色。

莫秋水马上明白过来,接道:“纳川兄,罗先生说得在理。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千岁那里,要仰仗纳川兄啦。三司都是愚兄的上官,千岁的话比我等管用得何止百倍……”

甘志海叹口气:“可望兄、慰庭兄,你我同气连枝,甘某当尽绵薄之处自不消说得。”

……

抚局谈成了!

本篇知识点。

*王爵与王号:以前讲过,亲王的王爵是一个字,清朝以前多用春秋时期的国名,如燕王,秦王等。为了区别某个王爵的每一任藩王,等他挂掉,会定个谥号做区别。比如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炖、周简王朱有爝……注意,这样叫的都是死的,还活着的,一律就叫周王。郡王比亲王低一级,王号是两个字,用郡县的名字,后面必须强调郡王两个字,比如延平郡王郑成功。

*文官笔下的历史。参见以前明武宗大战小王子一节:十几几十万人的会战,连小皇帝都“手刃一敌”,总共才杀了十几个蒙古人、明军战死五十多……谁信?再比如从来没有跟老百姓过不去的魏忠贤,为啥民间口碑那么差?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执掌东厂期间做了一件事:有些文官不是拼着挨一顿廷杖博名声么?上朝时提前穿了厚厚的棉裤,屁股上还缝了垫子,动手的也不是真打……老魏下令:扒光了打屁股,往死里打……

帝胎签到,我娘亲竟是魔教女帝  秦总,认真你就输了  家族修仙:从御兽开始崛起  八零福妻养包子  桃子味热恋  那一年冗秋  极品帝师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我,仙尊,中年危机  请君以江山为聘  金氏仙族  快穿:疯批美人不肯当炮灰怎么办  器道成仙  地府战绩  全能仙医  会道术的我,学魔法成神  杀戮沸腾  都市悬壶圣手  天路八部  大明憨婿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我继承了一颗星球

重生之我继承了一颗星球

2o68年,蓝星被核污水摧毁,人类向太空出,分裂出无数个新的世界,这些世界持续了几百年的和平,直到又一次灾难的来临时全然崩塌。在这数百个世界大乱中,捡了十七年垃圾的凤司岐,突然继承了凤凰星,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王。凤司岐没学识,没精神力,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跟那个矜贵优雅的男人结婚,但男人在跟她结婚的当天就杀了她,准备顺位继承王位。重生后,凤司岐一脚踹开渣男,把恋爱脑搓成灰扔进大海里,开始一心一意学习,誓要把星球做大做强。努力学习前帝星教育程度为零的小垃圾,能学出个什么帝王术来。联邦二十三星没有精神力的废物,再怎么练也就是只会玩火的小玄鸟。无主星我都准备开战了,才开始抱佛脚?努力学习后星际大战中,精神力突破4s级的凤司岐,驾驶着自主研的巡洋舰跳跃十万光年,打服二十三星,攻下帝星,把无主星变成太阳系的烟花,将凤凰星的旗帜插遍整个银河!不战,是我对和平的尊重。战,同样也是。凤凰星女王语录...

长相思[夭柳同人]

长相思[夭柳同人]

夭柳同人。坚定站小夭和相柳。太爱相柳了,相爱却不能相守。自我满足之作,会慢慢填完。魔蝎小说...

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

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

关于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退伍回到老家苏默。安静日子没过几天。因为砸了一架因警告而还直播自己的无人机而出名,而且也开启了他重生到平行世界的金手指。与之同时引来了早就消失在他脑海中的女人身影。也因为这样,这个小山村也因他热闹了起来!默哥哥!苏哥哥!...

我陪美女去看海

我陪美女去看海

面对权力与金钱,美色与诱惑,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妥协了,有的人随波逐流,有的人艳羡不已。而真正的智者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随机应变,左右逢源,否极则泰,小往大来,严速同志从一个政府机关小职员坐冷板凳开始,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秉公执法,不以权谋私,毫不泄气,奋勇前进。21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因为县长腐败,腐败问题权力寻租,被双规被双规,,严速出任山南县代理县长。这里是严速的发迹之地,这里有他第一次从政时的经验积累,也有他心...

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

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

关于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影帝王洛的灵魂,穿越进了一个年轻人的身体中。这个叫陈亦鹏的年轻人,不仅拥有一位身份神秘的美艳太太,还有一堆数不清的麻烦。最可怕的是,一位妄图长生的大佬也将自己的意识,转入了这具身体中,并给予了更复杂的身份背景。面对大佬那群可怕的属下们,他必须小心谨慎,被发现的后果只有死路一条。从此,他这只羔羊必须披上狼皮,伪装成狼王,混迹在狼群之中。可怕的秘术,恐怖的秘武,超脱身体极限之后的见神不坏。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异界闯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探索这个诡异的世界。陈先生!一位位掌控着帝国权力的人跪在面前,额头不断撞击着地面。他们仰头看着高坐在台上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就犹如看到伟大的神只。...

我是林正英的僵尸徒弟

我是林正英的僵尸徒弟

火爆灵异,主编力荐我叫冯一,意外穿越到九叔的僵尸影视世界里。阴差阳错下,我变成了一头僵尸,并成为了九叔的徒弟。万万没想到,我是一头可以修炼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