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新星(第1页)

“圣上大喜,大喜啊!”

吴月先匹马救父,大破建奴的消息叫京师沸腾了。

忠孝二字是大明的国训。忠臣良将必出孝子之门是所有人的共识,而且,关外屡战屡败的明军也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当然,初出茅庐的吴月先也要有贵人提携才能一鸣惊人。回城后,舅舅祖大寿感慨万分地手抚其背道:“儿勿忧富贵,我*这就上奏给儿请功,向朝廷题请超擢!”

一个能被六品通判拿捏得欲哭无泪的边将的请功报告肯定算不得什么,但因为长得一表人才又很机灵,吴月先很受一个人的赏识并认为义子:监军太监高潜。

新帝登基,辽镇所有大小监军太监都被召回京师,然后圣上却把高潜派了过来,足见辽东局势对圣上的重要性,也足见高公公在万岁心中的地位——这位原是诚王府的內监,素与王府长史孟良卿相善!

虽然武将们大多跟监军太监走得近些,然以他们的处事之道,无非就是隔三岔五喝几场大酒、请上几台戏,再多送些钱罢了。吴襄可没那个脑子去通过儿子结交高潜,这是大帅府“喂马的杂役”蒋元标给吴大帅出的主意。公公没有后人,最怕的是自己身故后断了阳间的香火血食供奉在阴间挨饿受冻。这种心理,曾经的御史都老爷蒋元标一清二楚,所以叫吴大帅去拜会高公公时带上了吴月先。小伙子帅气再加上很有眼力界儿还能识文断字,一见面便很得高潜的喜欢,几杯酒下肚也就顺水推舟地认了义子。吴月先大发神威有如天助般的雷霆出击,高公公在城门楼上当然看了满眼,那股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圣上派自己过来最主要的固然是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圣上认为自己“知兵”。旁人做监军时,兵力再多也是打一次败一次,咱家这一来么……哼,看看吧,二十骑冲万人阵,还大破之!

我儿子!

因此高公公那股兴奋劲儿丝毫不在吴襄和祖大寿之下……嗯,甚至比后者还略略过之!为防万一,早早叫几个跟班锦衣卫把城里所有郎中一股脑抓来候着,也不管其所擅是妇科还是儿科。等吴月先回来,高公公第一个跑到城门外迎接,轰开众人上前一把搂住:“真乃我儿也!”接着把脸一扭尖着嗓子对刚刚被自己踹到一旁的郎中们骂道:“都是死人呐!还不快给我儿敷药?出点什么差池看咱家不杀了你等狗头!”

回营后高公公叫人写了两封信。一封当然是奏折,把吴月先的这场大捷绘声绘色外加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通,然后转弯抹角地提到,自己赶赴辽镇后牢记使命不敢负圣上所望不辞辛苦昼夜巡视各营,终于发现了一个忠勇兼备的天下奇才……这都是圣上洪福齐天呐!另一封,则是写给侍读学士孟良卿的私信。

祖大寿没有尚方宝剑,他的请功报告通政司完全有权压下来不达上听。如果没有高潜给孟大人的私信,通政司也很可能就这么做了——一个粗鄙武夫吹牛嘛,还不是为了骗朝廷的银粮?啥?还有验功的首级?哼,兵部不是还要验么!等着吧,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又在杀良冒功!不过这次可不一样,首辅孟良臣大人亲口交代下来,兵部的勘验也称神速:“送验首级共二千三百七十一级,其中四百三十五级俱系真正壮夷!”新任通政使许九成(字得功,原通政司左参议)把祖大寿的奏折放在一摞奏章的最上面敬呈御览,后面就是兵部的验收结论。

事先已看过高潜的奏报,庆贞帝本就龙心大悦,再看内阁票拟过的通政司的报告,简直有些喜不自胜了:“游击?不行,太轻了!朕才不管是不是第一次打仗,朕要的是人才!打一次败一次,败过一百次就能做总兵大帅么?笑话!传旨,吴月先忠勇堪嘉,授其为辽东骑兵参将,加副总兵衔。赏银二十两,不,赏银三十两*!”

“忠孝无双!”

“孝闻九边,勇冠三军!”

“忠孝炙日,三军楷模。”

“少年英才,边将莫之及也!”

“卓勇超伦!”

字字泣血句句砸坑的码词儿(无论是好是坏是褒是贬)功夫是大人们的看家本领。圣上开了金口,再加上朝中“奸佞”已去,盈朝的“众正”们本就声气相通,更因为尤其包括自己在内的新朝新气象——打得好,赢得漂亮,难道不是这届领导班子最给力的如山铁证么?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吴月先一战成名声名鹊起,各种溢美之词扑面而来,宛如一颗耀目的新星。一时间,从京师到九边,人们都在念叨着这个名字。

常言道福兮祸所依,满朝的亢奋劲还没过去,这话便有些应在了吴襄身上。

努尔哈赤将三百户编为一个牛录。正红旗有二十五个牛录,理论上,战时每户出兵一人,一个牛录便是三百人。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种动员能力绝对属于首屈一指的水平。要知道,这个时代普通人寿命很短,五十几岁便差不多算该到人生尽头了。一家有几个壮小伙子的现象倒不是没有,而是非常罕见。男丁长到成年,家里就会想方设法帮他娶亲自立门户,好完成传宗接代的人生唯一使命。一户一兵便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只剩下主妇带个小娃娃看家。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老汗把本族定位为职业强盗,所有人不务农桑专事抢劫——大部分吃穿用度靠抢,种田什么的副业都交给包衣奴隶们去做。而在汉地则不同,种地交皇粮才是主业,还要留些人服劳役,故而一般是五丁抽一(不按户,征兵数量只落实到村、里一级),到三丁抽一就基本上算穷兵黩武的极限了。

一般来说,一个牛录三百人里真正的步甲和马甲差不多能有百来个,其他人都算辅兵。百来人的战兵里,真正比较能打的有四五成,白甲可能有四五个五六个的样子。交战时,这个牛录便由几个白甲兵领头,带着这四五十人披甲冲锋。物资充裕的话,这些人会套上双层甲,白甲兵甚至可能套三层甲,战力相当可观,跟绝大多数破衣烂衫、一半以上拿木棍做兵器的明军对阵,说能够以一当十也绝不为过。打赢了大家一起上,但这些人若是挂掉……这个牛录基本上也就废了。

按这种算法,正红旗全旗战辅兵合计该有七千五百人。这次色勒带了一万人出来,可谓倾巢而出了。色勒被吴月先阵斩,身边的十名白甲护军尽数送命,兵败如山倒,在吴襄的骑兵与宁远守军的追杀之下,还有三十几个全身重甲的白甲兵累脱了力死在乱军中。这一战,正红旗白甲去了一半,战兵死了二百余,辅兵损失将近十倍!幸亏南路那一千骑兵见状不妙冲上来冒死掩护,残部方得以逃脱……然后在归途上又被蒙古的林丹汗趁火打劫了一番,再加上掉队饿死的,最后跑回去的仅剩四千余人,铠甲物资什么的更是啥都没剩下。

在宁远吃了大亏,正红旗几乎被打断了脊梁骨,皇太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咽下这口气——与明国相比,金国的体量在那里摆着,如果不能保持战无不胜的神话,不仅明国军心士气大振之下会失去好不容易获得的局部优势,连毗邻的几个蒙古部落都可能会来打落水狗了!

于是皇太极要狠狠打一场,攻击目标是广宁左屯卫(锦州)。

从舆图上看,大明在辽东湾西侧的辖区是一条宽度二三十公里的狭长地带。而实际上真正能够掌控的,也就是几个孤零零的卫所城,这还是朝廷花了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用多年的时间一点点硬生生堆出来的。

这种局面,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朝廷的党争。

李成梁死后,明廷面对女真的崛起和层出不穷的边乱,其实有三种应对的办法。第一种是抚策,通过严格控制规模的互市等手段,叫其始终处于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状态,操控得宜的话,甚至可能令其为我所用,就像西南那些土司。第二种是守策,牢牢守住山海关,关外你们爱怎么折腾自己去折腾,几十年的小冰河期过来,全都得饿死。第三种便剩下剿策了,彻底清剿,一劳永逸。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代价最大,结果也最为难料,但却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压倒性优势——政治正确。必须打啊,不打就是不爱大明!谁反对?反对就是人人得以诛之的懦夫叛徒卖明贼!

那就只好打了。

战略性失误固然可怕,但如果战术得当,倒也有可能加以弥补。如果像熊廷弼主张的那样,集中举国之力对付羽翼刚成的女真,也不是没有丝毫胜算。可大明的官员们,不仅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同样轻视敌人。好吧,不止如此,他们连“自己人”都视如草芥。一开始是在辽东湾东侧,以毛文龙东江军为代表的军事力量刚刚打开局面,就被各种羁縻使绊子,别说武器铠甲,连吃饱饭都是奢望。不过毛大帅很有一股子野蜂的劲头:蜇不死你我烦死你,偷袭、投毒、绑票、放火、杀巡逻队……把后金恨得牙根儿痒痒的,偏偏还没有办法——毛大帅讨饭出身,那鼻子可不是一般的灵,每一次都能在后金大队人马赶来之前撒腿跑路,甚至好几次,后卫部队就是在后金前锋甲骑的眼皮子底下砍断浮桥或放火阻路,然后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严格来说,前朝帝师孙承宗跟东林清流关系非常密切,但本身作风却比较务实。他对毛文龙的评价是“制奴虽不足,牵奴则有余”,作为一种妥协,他实行的政策便是趁后金跟毛文龙较劲儿的空当一路筑城,步步为营。

不过毛文龙再能折腾,奈何手里的本钱实在太过有限,这些年下来,辽东大部已在女真的控制下,只能偶尔蹦出来打打酱油,骚扰的规模和对后金的伤害则越来越小了。

皇太极知道,要打疼明国,报正红旗的一箭之仇还是要在辽西做文章:丐帮的毛帮主不仅滑得泥鳅一样难抓,就算抓到又能怎样?弄死他,大明国不仅不会掉一滴眼泪,明天隔海的登莱方向一准儿地会再来一艘破船送过来几只新马蜂……这日子啥时候能熬出头啊!

色勒去抢辽西,其实也是这个原因。辽东实在太穷了,每年冬天,东江军自己都会饿死几千上万人,抢劫犯去打叫花子,百分百是亏老本!没想到,最后还是失算了——新朝新气象,辽西的家伙们也开始挨饿了。偏偏又凭空蹦出来一个吴月先,皇太极不由感慨万分:“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不过再怎么说,这仗也必须打,而且要大打,打赢,才能稳住好不容易取得的心理和局部优势。

就是这次,大帅府“喂马的杂役”蒋元标再立新功,救了吴大帅的性命。

*古人也用“我”字,一般是上对下,或者特别亲密的关系,比如吴三桂冲阵救父时就是高喊:“爹爹随我来!”但对同僚、地位相当的朋友等一般不用,尤其与地位高者交谈时要避免。当然,针对那些文化程度太低的人,有时也不能太过苛求。

*您别笑,天子一张嘴赏银千两五千两什么的都是影视剧胡扯。在真实的历史上,祖大寿为宁远大捷立下汗马功劳获升副将,得到的皇赏是十五两。在圣天子的观念里(不管他自己是不是真信哈——扯远一点,我认为其实皇帝心里也门儿清:每次查处贪官动辄抄家就是几十上百万两,按每石折银一两算,他难道会相信一二品大员就靠每年折银七八百两的工资养活全家?),官员们都该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纤毫不染,大明的低工资是全球之冠,二三十两已经算巨额奖金啦。

*这是皇太极的原话。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和胸怀确实远超同期的任何人:几乎就是凭一己之力,吴三桂打下来清初的半个版图。

八零福妻养包子  全能仙医  家族修仙:从御兽开始崛起  都市悬壶圣手  金氏仙族  天路八部  请君以江山为聘  器道成仙  大明憨婿  快穿:疯批美人不肯当炮灰怎么办  桃子味热恋  地府战绩  帝胎签到,我娘亲竟是魔教女帝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会道术的我,学魔法成神  秦总,认真你就输了  我,仙尊,中年危机  杀戮沸腾  极品帝师  那一年冗秋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我继承了一颗星球

重生之我继承了一颗星球

2o68年,蓝星被核污水摧毁,人类向太空出,分裂出无数个新的世界,这些世界持续了几百年的和平,直到又一次灾难的来临时全然崩塌。在这数百个世界大乱中,捡了十七年垃圾的凤司岐,突然继承了凤凰星,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王。凤司岐没学识,没精神力,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跟那个矜贵优雅的男人结婚,但男人在跟她结婚的当天就杀了她,准备顺位继承王位。重生后,凤司岐一脚踹开渣男,把恋爱脑搓成灰扔进大海里,开始一心一意学习,誓要把星球做大做强。努力学习前帝星教育程度为零的小垃圾,能学出个什么帝王术来。联邦二十三星没有精神力的废物,再怎么练也就是只会玩火的小玄鸟。无主星我都准备开战了,才开始抱佛脚?努力学习后星际大战中,精神力突破4s级的凤司岐,驾驶着自主研的巡洋舰跳跃十万光年,打服二十三星,攻下帝星,把无主星变成太阳系的烟花,将凤凰星的旗帜插遍整个银河!不战,是我对和平的尊重。战,同样也是。凤凰星女王语录...

长相思[夭柳同人]

长相思[夭柳同人]

夭柳同人。坚定站小夭和相柳。太爱相柳了,相爱却不能相守。自我满足之作,会慢慢填完。魔蝎小说...

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

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

关于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退伍回到老家苏默。安静日子没过几天。因为砸了一架因警告而还直播自己的无人机而出名,而且也开启了他重生到平行世界的金手指。与之同时引来了早就消失在他脑海中的女人身影。也因为这样,这个小山村也因他热闹了起来!默哥哥!苏哥哥!...

我陪美女去看海

我陪美女去看海

面对权力与金钱,美色与诱惑,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妥协了,有的人随波逐流,有的人艳羡不已。而真正的智者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随机应变,左右逢源,否极则泰,小往大来,严速同志从一个政府机关小职员坐冷板凳开始,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秉公执法,不以权谋私,毫不泄气,奋勇前进。21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因为县长腐败,腐败问题权力寻租,被双规被双规,,严速出任山南县代理县长。这里是严速的发迹之地,这里有他第一次从政时的经验积累,也有他心...

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

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

关于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影帝王洛的灵魂,穿越进了一个年轻人的身体中。这个叫陈亦鹏的年轻人,不仅拥有一位身份神秘的美艳太太,还有一堆数不清的麻烦。最可怕的是,一位妄图长生的大佬也将自己的意识,转入了这具身体中,并给予了更复杂的身份背景。面对大佬那群可怕的属下们,他必须小心谨慎,被发现的后果只有死路一条。从此,他这只羔羊必须披上狼皮,伪装成狼王,混迹在狼群之中。可怕的秘术,恐怖的秘武,超脱身体极限之后的见神不坏。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异界闯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探索这个诡异的世界。陈先生!一位位掌控着帝国权力的人跪在面前,额头不断撞击着地面。他们仰头看着高坐在台上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就犹如看到伟大的神只。...

我是林正英的僵尸徒弟

我是林正英的僵尸徒弟

火爆灵异,主编力荐我叫冯一,意外穿越到九叔的僵尸影视世界里。阴差阳错下,我变成了一头僵尸,并成为了九叔的徒弟。万万没想到,我是一头可以修炼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