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在诗中,文天祥历数了历朝的忠贞正直的臣子,包括“太史简”、“张良椎”等等十二位忠烈名士,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每一个都做出了彪炳日月的丹心壮举,他们身上的浩然正气,构成了自古至今一以贯之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正气也让文天祥虽然身陷囹圄,却胸怀正气,元气沛然。
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在狱中渡过了近一年之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春天,文天祥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让文天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这竟然是自己三年多杳无音讯的女儿柳娘写来的信!在信中,文天祥才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之前被元军俘虏后,也被押往大都,如今都出家成了女道士。文天祥此前一直以为自己的妻女早已离世,还曾经在狱中作过《哭妻文》来祭奠妻子。如今突然得知了她们还安好的消息,文天祥心中的喜悦不能自已。
可是很快,文天祥就冷静了下来,元朝朝廷这个时候把这样一封信给他,当然不是学雷锋,而是对他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文天祥不能归降,那么他妻女的境遇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原来的文天祥一直以为自己孑然一身,所以心怀必死之志,如今知道了自己妻女尚在,还能慷慨赴死吗?文天祥思考良久,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给女儿回信。同时,他写下了一首《得儿女消息》来表明了自己的选择。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犹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文天祥在诗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自己要向诸葛亮一样为了刘氏蜀汉尽忠到底。至于妻女今生何以为计,还是来生再见吧。孩子们,爸爸已经做了决定了,我心志已决,来生再续父女缘分吧。
从祥兴二年(1279年)十月,到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文天祥已经在大都关押了三年多了,在这三年里,他写了100多首诗,编订了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和《集杜诗》,还自编了《纪年录》,记载了自己的一生经历。
伴随着文天祥这三年的关押岁月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对于是否杀文天祥的反复权衡。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前面那位跟文天祥对谈过的阿合马被杀,忽必烈想要让文天祥来担任阿合马的宰相一职。朝中很多南宋降臣,比如王积翁、谢昌元等开始给忽必烈建议释放文天祥,让他当道士。这俩跟前面说的留梦炎还不是一路人。他们虽然也是降臣,但是还是很仰慕文天祥的志节的,同时他们也希望文天祥作为宋朝最后气节的种子能够活下来。
可是这事在留梦炎这里没过去,留梦炎自从上回被文天祥一顿臭骂以后,心里一直希望文天祥死,这一次,留梦炎出面阻拦了这件事情。他说:“文天祥要是出来一定会号召江南,那我们这样投降的臣子有何面目见他?”(“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宋史·文天祥传》)最终,此事只好作罢。
后来有一位福建的僧人开始传言土星犯帝座,古人对于天象还是比较看重的,所以就有人往文天祥身上引申。后来还发生一个事,有一个人自称宋主,要召集兵力想要救文丞相。京城也出现了匿名书信,说有人要作乱。综合这些因素,忽必烈认为文天祥继续关着的话,可能宋朝的遗民还会以他作为幌子来从事反元的行动。为此,忽必烈先把瀛国公和宋朝的宗室都迁出了大都。
而对于文天祥,忽必烈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因为他实在是太欣赏文天祥的才华,而同时又很佩服他的气节。蒙古人其实很认可忠贞之士,如果文天祥这样的忠臣能够为我所用,那对于元朝的统治将是大有助益的。可是眼看着三年过去了,软的硬的招都上了,文天祥连一点动摇都没有。忽必烈思索很久,决定亲自出马,做最后的一次努力。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元世祖忽必烈作为劝降大队的最高指挥,亲自出马接见文天祥。文天祥知道,自己已经见到最大的BOSS了,只要是挺过这一关,自己舍身取义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文天祥上殿还是不跪,只是给作了个揖,忽必烈也不纠缠这事了,直截了当说:“汝在此久,如能改心易虑,以事亡宋者事我,当令汝中书省一处坐者(意即让你当丞相)。”(《文天祥传》刘岳申著,下同)
文天祥回答:“天祥受宋朝三帝厚恩,号称状元宰相,今事二姓,非所愿也。”我是不会变的。
忽必烈又问:“汝何所愿?”你想咋地?
文天祥坚定的说:“愿与一死,足矣!”我只愿一死,别无他求。
在这个坚定的人面前,忽必烈也无话可说,虽然不忍心,还是让他退下了。身边的人都向忽必烈建言,希望能够遂文天祥所愿。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天祥的态度上,忽必烈已经没有留着文天祥的理由了。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期盼的那一天终于来了。《宋史·文天祥传》里是这样记载他的死:“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这一天终于来了,我终于胜利了,求仁得仁,我无怨无悔。
文天祥在刑场上问周围的老百姓哪个方向是南方,知道以后,文天祥整衣跪拜,随即慷慨就义,享年四十七岁。文天祥至死,心中永远向着南方南宋朝廷的所在。正如他诗集《指南录》得名的那首诗所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肯休。”如今国家已经没有了,可是他的爱国之心却永远与天地同在。
忽必烈曾经下诏刀下留人,但是等到了法场,文天祥已经死了。(“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宋史·文天祥传》)忽必烈对文天祥的死,大为惋惜,他曾说:“好男儿,惜不为朕所用。”
后来,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为文天祥收尸,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赞词,可以算是文天祥留下的遗书,遗书上这样写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用自己的选择,完成了自己仁至义尽的一生,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尽力过,坚持过,但是在国家覆灭的情况下,自己还能够孤独的坚守自己的道义,凭借自己的一身正气,为了自己所信仰的人间正道,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青史,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文天祥的去世,也带走了对于宋朝的认知。当宋朝最后一位忠臣死去的时候,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大宋王朝已经彻底灰飞烟灭了。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文化意义上,宋朝作为一个名词,彻底的走进了故纸堆中。
在元朝编修的《宋史·文天祥传中》,对文天祥有着这样的评价,我也谨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
“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参考文献
1、《宋史·文天祥传》、《文山集》、《指南录》、《宋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信国公文山先生纪年录》、《文天祥传》(刘岳申著)等
2、《宋末文化中的气节问题——以文天祥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刘文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文天祥形象的塑造和演变》陈功林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文天祥为什么连拒两朝皇帝劝降》刘江解放日报2018年2月6日
5、《文天祥之死及元对故宋问题处置之相关史事释证》温海清文史2015年第1辑
你好King 焚天剑录 洪荒我女娲开局绑定聊天群 神婿在都市 我的相亲流水账 腹黑总裁小甜妻 重生甜妻A爆了 余烬斗士 被迫走红 长生有术 全球天启 我真只想搞钱 签到,我真是大明星啊 都市玄门医仙 异世封天 凡尘劫之浮生绘 伐天行 无上剑庭 回到明朝当霸王 重生:拯救全人类
...
再次醒来成了架空世界北陌国正五品中书舍人府上,没了父母庇护,被大房算计消香玉损的二房嫡女肖云依。大房为了独占原主父亲用命换来的福德,不仅想害死原主,算计二房嫡长子,还恶毒的想把刚出生不满百天的二房小少爷送于别人当养子,真可谓是恶毒之极刚捊顺摸清府里的情况,还没想好以后要怎么摆脱大伯一家的算计,就得了消息,府上被...
关于四合院我可以融合万物!万兴邦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被迫去了西北地区,但幸运的是他启动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和各种物品共鸣并且获得其技术。在这个重建的时代里,万兴邦引领着国家发展至鼎盛。那些野蛮人,可别来挑衅我呀!!...
关于异世之帝玛塔的夏天异世大陆,1V1,男主一位是强悍勇猛的战士,一位是能力无双的天才,两人携手改变世界。这是尼子2022年的作品,已完结,原名。因为上传时文章标题出错,就加了一个异世之。尼子的所有作品皆为原创,也只会写原创的故事!穆仲夏怎么也不会想到,难得搭乘一次穿越航班,他却要被送往蛮族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要被送去的地方完全就是异世版宁古塔。冬天秒秒钟能把人冻死的地方!在这个世界,术法师和机械师是金字塔顶尖的人物,他一个农学院的老师被送到这里来要怎么活!泰瑟尔,亚罕冻原帝玛塔人第三部落的最强者,原本是临时起意的决定,却没想到他带回部落的伊甸人不仅改变了帝玛塔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罗格里格大陆的命运。(喜欢的亲们请给尼子点个赞,不喜欢的亲们也请要恶语相向,只需退出。感谢一路以来支持的你们!)...
...
王储神豪科技文化权利争斗。穿越来到蓝星太平洋的一贫瘠海岛上当王储。接手后发现,整个国家已经是达到千疮百孔的地步。为了不让自己的王国太早覆灭,景逸尘只能是努力搞经济,增加百姓的收入。凭借着自己狠辣的决策以及系统的帮助,他很快便让自己国家经济提升。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王国成为天府之国。科技的快速崛起,让王国拥有顶尖的科研水平。军功的高速发达,更是让王国在太平洋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咳咳,我加入联大,谁赞成,谁反对?五常,我看,要不变六常吧!...